解释成语“否终而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否终而泰:

拼音:pǐ zhōng ér tài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否终复泰、否终则泰、否终斯泰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厄运结束

成语解释:

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

成语出处:

《晋书·庾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英语翻译:In the end things will mend.

成语分字解释:

“否” 的基本字义: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定。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则。学则正,~则邪。
含有

“否” 的成语:

唯唯绸否
进退可否
否终则泰
唯唯否否
献可替否
进可替否
人涉卬否
赏善罚否
陟罚臧否
无所可否
无可否认
矢口否认
否极而泰
泰极而否
臧否人物
献替可否
否极泰来
否极阳回
否极泰回
否去泰来

“终” 的基本字义: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
含有

“终” 的成语:

自始至终
有始有终
养老送终
无始无终
有始无终
善始善终
全始全终
谨始虑终
谨终慎始
否终则泰
慎终承始
慎终追远
养生送终
追远慎终
终日终夜
慎终思远
敕始毖终
敬终慎始
凶终隙末
善始令终

“而” 的基本字义: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
含有

“而” 的成语:

泥而不滓
墙面而立
神而明之
顺非而泽
同年而校
同日而论
望屋而食
无德而称
无胫而来
无胫而至
无胫而走
毋翼而飞
析骨而炊
言而不信
一呵而就
尤而效之
鱼贯而出
鱼烂而亡
韫椟而藏
择地而蹈

“泰” 的基本字义:

平安,安定:~适(幽闲安适)。~安。~然处之。 佳,美好:~运。否(pǐ)极~来。 极:~西(旧指欧洲)。 骄纵,傲慢:~侈(骄纵奢侈)。骄~。 通:天地交~。
含有

“泰” 的成语:

泰山北斗
泰山鸿毛
鸿毛泰山
国泰民安
民安国泰
鸿毛泰岱
否终则泰
时亨运泰
运开时泰
死重泰山
心安神泰
时通运泰
穷泰极侈
持盈保泰
去泰去甚
保泰持盈
保盈持泰
骄泰淫泆
神融气泰
去甚去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