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谒庙”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谒庙:

拼音:yè miào
注音:ㄧㄜˋ ㄇㄧㄠˋ

词语解释:

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称“謁庙”。《后汉书·舆服志下》:“皇后謁庙服,紺上皁下。”《宋史·礼志十一》:“自 汉文帝 以来,皆即位而謁庙。”参见“ 告庙 ”。

词语分字解释:

“谒” 的基本字义:

拜见:~见。拜~。进~。 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 请求:~归。~医。 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 掌管晋见的近待。

含有“谒” 的词语:

伏谒
访谒
走谒
迎谒
投谒
私谒
求谒
启谒
里谒
抠谒
进谒
告谒
诐谒
报谒
周谒
诣谒
幸谒
昕谒
肃谒
妻谒

“庙” 的基本字义: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宗~。太~。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岳~。寺~。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堂。

含有“庙” 的词语:

庙象
庙祫
庙市
庙幄
庙塔
庙食
庙论
庙社
庙略
庙祏
庙瑟音
庙律
庙胜
庙寝
庙牲
庙乐
庙号
庙器
庙廊
庙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