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夷跖”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夷跖:

拼音:yí zhí
注音:ㄧˊ ㄓㄧˊ

词语解释:

伯夷 与 盗跖 的并称。古谓前者清廉,后者贪暴,常以喻善恶迥异之人。 南朝 陈 沉炯 《独酌谣》:“ 彭 殤 无异葬, 夷 跖 可同朝。”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歷官半世,而尺寸未闻;立身累朝,而 夷 跖 不定:是用世之具与官人之术两失之也!”

词语分字解释:

“夷” 的基本字义: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 弄平:~为平地。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 等辈:“诸将皆

含有“夷” 的词语:

俦夷
残夷
柏夷亮父
崄夷
玆夷
逐夷
烝夷
徐夷
消夷
倭夷
唐夷
烧夷弹
烧夷
秦昭盟夷
虔夷
聂夷中
留夷
流夷
陵夷
凌夷

“跖” 的基本字义:

同蹠。

含有“跖” 的词语:

孔跖
巨跖
对跖
白跖
夷跖
足跖
远跖
鸡跖
项跖
食跖
柳跖
挡跖
鸭跖草
桀跖
偃跖
盗跖
跖硬
跖颜
跖徒
跖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