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同文共轨”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同文共轨:

拼音:tóng wén gòng guǐ
成语简拼:twgg
注音:ㄊㄨㄙˊ ㄨㄣˊ ㄍㄨㄙˋ ㄍㄨㄟˇ
发音:("xxzl.com.4080208203046");
成语繁体:同文共軌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同文共规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国家统一

成语解释:

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成语例子: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序论》:“同文共轨,至治神功。”

成语分字解释:

“同” 的基本字义: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
含有

“同” 的成语:

同床各梦
有福同享
异途同归
一视同仁
同恶相济
同声一辞
操戈同室
交口同声
狼羊同饲
同船合命
同德协力
同类相从
同利相死
同心断金
同忧相救
同舟共命
同舟遇风
功同赏异
同恶相救
千里同风

“文” 的基本字义: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刺画花纹:~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含有

“文” 的成语:

半文不值
奇文共赏
文君新寡
文章憎命
文搜丁甲
美言不文
斯文委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书同文,车同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

“共” 的基本字义:

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 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 总计,合计:~计。总~。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共
含有

“共” 的成语:

和平共处
同命运共呼吸
同生死共存亡
同生死共患难
同生共死
同甘共苦
同舟共济
分甘共苦
连枝共冢
甘苦与共
共枝别干
鹿车共挽
共贯同条
分形共气
合衷共济
同胞共气
同床共枕
同声共气
同心共胆
同心共济

“轨” 的基本字义:

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其宽度为古制八尺,后引申为车辙。 一定的路线:~迹。~辙(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 应遵循的规则:~度(dù)(法度)。~范(规范,楷模)。步入正~
含有

“轨” 的成语:

车轨共文
谋逆不轨
轨物范世
同文共轨
一轨同风
闭门却轨
闭门扫轨
齐轨连辔
不轨不物
奸回不轨
所图不轨
八纮同轨
书同文,车同轨
一辞同轨
覆车继轨
阴谋不轨
不轨之徒
覆车之轨
谋图不轨
图为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