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愤风惊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3热度
- 0评论


愤风惊浪:
拼音:fèn fēng jīng làng
成语简拼:ffjl
注音:ㄈㄣˋ ㄈㄥ ㄐㄧㄥ ㄌㄤˋ
发音:("xxzl.com.4080235003866");
成语繁体:憤風驚浪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狂风骇浪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同“狂风骇浪”
成语解释:
狂风骇浪。
成语出处:
《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武帝]便投劾星弛,不复寝食,倍道就路,愤风惊浪,不暂停止。”
成语分字解释:
“愤” 的基本字义:
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气~。~悱(郁闷)。~慨。~怒。~然。悲~。激~。~恚。公~。义~填膺。~世嫉俗。===汉英互译===
含有
“愤” 的成语:
愤发有为
愤世嫉俗
愤时疾俗
愤世疾俗
愤世疾邪
愤世嫉邪
愤世嫉恶
愤时嫉俗
愤风惊浪
鼍愤龙愁
义愤填膺
义愤填胸
愤气填膺
人神共愤
发愤自雄
发愤自厉
发愤展布
满腔义愤
愤不顾身
忧愤成疾
“风” 的基本字义: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
含有
“风” 的成语:
趁风转篷
趁风转帆
凛凛威风
北风之恋
当风秉烛
风中秉烛
风雨如磐
口角春风
秋风团扇
望风希旨
天末凉风
无边风月
因风吹火
从风而服
斐然向风
靡然乡风
闻风远遁
沂水春风
风尘之会
黄风雾罩
“惊” 的基本字义: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震动:
含有
“惊” 的成语:
心惊胆裂
心惊胆落
心惊肉战
鱼惊鸟散
猿惊鹤怨
担惊忍怕
肉颤心惊
心惊胆碎
心惊胆丧
心惊胆怕
自惊自怪
鱼惊鸟溃
受怕担惊
神惊鬼怕
骨颤肉惊
胆惊心战
胆惊心颤
眼跳心惊
惊心掉胆
惊风扯火
“浪” 的基本字义:
大波:波~。海~。巨~。风~。~涛。~潮(亦喻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风平~静。 像波浪起伏的:麦~。声~。 没有约束,放纵:放~。流~。~费。~迹。~人。孟~。
含有
“浪” 的成语:
浪声浪气
轻浪浮薄
狂风巨浪
风恬浪静
劈风斩浪
逆风恶浪
游蜂浪蝶
兴风作浪
掀风鼓浪
铺张浪费
萍踪浪迹
惊涛骇浪
浮花浪蕊
浮踪浪迹
风平浪静
风吹浪打
风口浪尖
大风大浪
狂涛骇浪
浪蝶狂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