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胸襟”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 暂无分类
- 2025-02-17
- 2热度
- 0评论


胸襟:
拼音:xiōng jīn
注音:ㄒㄩㄥ ㄐㄧㄣ
词语解释:
◎ 胸襟 xiōngjīn
[mind] 指心情、志趣、抱负等
胸襟开阔
-
-
亦作“ 胸衿 ”。
1.犹胸境。指心情、志趣、抱负等。《艺文类聚》卷七引 晋 刘伶 《北芒客舍》诗:“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衿。”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道至人赋》:“超埃尘以贞观,何落落此胸襟。”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 洛阳 因 剧孟 ,託宿话胸襟。” 唐 顾况 《酬房杭州》诗:“故人牧 餘杭 ,留我披胸衿。”《封神演义》第四九回:“此人名为闲士,腹内必有胸襟。”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四章:“他们那种大公无私的品质,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给了她很深的印象。”
(2).犹胸怀。指心里头。《南齐书·竟陵王子良等传论》:“情伪之事,不经耳目,忧惧之道,未涉胸衿。”《南史·文学传·颜协》:“而胸衿夷坦,有士君子之操焉。” 唐 杜甫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之三:“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辅国贤相厥号 须达多 ,善几策於胸衿,洞时机於即代。”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旷充眼界惟观海,盪涤胸襟是听潮。” 丁玲 《韦护》第一章四:“自然的美景将她们的胸襟洗涤得不染一点尘浊。”
(3).犹臆测。《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此乃诗书所载,非擅胸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自 贺隐 物故,率由胸襟,加以骋辩陵人,又多矜伐,为识者所鄙。”
(4).人体或衣服上身前面的部分。 梁斌 《播火记》四十:“他用手紧紧按住胸襟,眼睛对着月光,射出一种焦躁的光芒。” 邹荻帆 《星汉灿烂·红花绿叶扶》:“体育馆好像一个穿着天青色春装的少女,把花枝佩带在胸襟。”
词语分字解释:
“胸” 的基本字义:
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借指心里:~脯。~膛。~腔。~口。~骨。~椎。~膜。~怀(抱负、气量)。~襟(同“胸怀”)。~无点墨(指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直抒~臆。~中有数(shù)。
含有“胸” 的词语:
前胸
亮胸
结胸
将胸比肚
背胸
绣胸
胸椎
胸中无数
胸中
胸中万卷书
胸针
胸中万卷
胸章
胸有悬镜
胸有邱壑
胸中十万兵
胸有成略
胸膺
胸音
胸有城府
“襟” 的基本字义:
衣服的胸前部分:大~。对~。底~。~带(亦喻山川屏障环绕,地势险要)。~要(亦喻军事上险要的地理位置)。 胸怀,抱负:~怀。胸~。 姐妹的丈夫之间的称呼:连~。
含有“襟” 的词语:
披襟解带
披襟
弥襟
狐襟貉袖
底襟
闺襟
風襟
春襟
重襟
指腹裁襟
幽襟
修襟
俗襟
送抱推襟
神襟
前襟后裾
前襟
烂襟襟
捉襟露肘
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