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霜露之疾”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霜露之疾:

拼音:shuāng lù zhī jí
成语简拼:slzj
注音:ㄕㄨㄤ ㄌㄨˋ ㄓㄧ ㄐㄧˊ
发音:("xxzl.com.40805383310547");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外感内伤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感冒

成语解释:

指因风寒而引起的疾病,指感冒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公孙弘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

成语例子:

人偶尔都会有霜露之疾的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丞相公孙弘出身牧人家庭,40岁才去读书,很快就被汉武帝拜为丞相,他办事认真,得罪了一些权贵,加上他出身低微,经常被人看不起。他推说自己有病要辞职,汉武帝看出他只不过是霜露之疾罢了,挽留他继续干下去
成语谜语:感冒

成语分字解释:

“霜” 的基本字义: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降。~冻。~序(指深秋季节)。~秋。~期。~天。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西瓜~。 形容白色:~鬓。~刃。~锋。 喻高洁:~
含有

“霜” 的成语:

风霜雨雪
风刀霜剑
傲雪欺霜
傲雪凌霜
傲霜斗雪
戴霜履冰
含霜履雪
鹤骨霜髯
眠霜卧雪
露往霜来
沐露沾霜
沐雨经霜
欺霜傲雪
霜行草宿
卧雪眠霜
雪鬓霜鬟
雪鬓霜毛
栉霜沐露
积雪封霜
披霜冒露

“露” 的基本字义: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水。白~。寒~。朝(zhāo )~。甘~。 在室外,无遮盖:~天。~宿。~营。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酒。枇杷~。 滋润:覆~万民。 表现,显现:~布
含有

“露” 的成语:

袒胸露臂
饮风餐露
显山露水
春风雨露
半吐半露
吸风饮露
袒胸露背
露宿风餐
抛头露面
风餐露宿
出头露面
出乖露丑
赤身露体
藏头露尾
餐风露宿
露餐风宿
餐风宿露
草行露宿
电光朝露
暴衣露盖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疾” 的基本字义:

病,身体不舒适:~病。目~。残~。讳~忌医。 一般的痛苦:~苦。 疼痛:~首蹙额。 恨:~恶如仇。 古同嫉,妒忌。 弊病,缺点:“寡人有~”。 快,迅速:~步。~走。~进。~驰。~足先得。
含有

“疾” 的成语:

疾恶好善
眼疾手快
疾风骤雨
疾风暴雨
沉疴宿疾
痛心疾首
深恶痛疾
手疾眼快
疚心疾首
疾言厉色
讳疾忌医
不疾不徐
不徐不疾
出丑扬疾
悼心疾首
愤时疾俗
愤世疾俗
愤世疾邪
高才疾足
攻疾防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