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岩穴之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7热度
- 0评论


岩穴之士:
拼音:yán xué zhī shì
成语简拼:yxzs
注音:ㄧㄢˊ ㄒㄩㄝˊ ㄓㄧ ㄕㄧˋ
发音:("xxzl.com.40806075712557");
成语繁体:巖穴之士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隐士
成语解释:
指隐士。古时隐士多山居,故称。
成语出处: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其君见好岩穴之士,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
成语例子:
圣祖皇帝诏求岩穴之士,九卿公举九人。★清方苞《张朴村墓志铭》
成语分字解释:
“岩” 的基本字义:
高峻的山崖:~壁。~壑。 构成地壳的石头:~石。~洞。~浆。~层。熔~。 险要,险峻:~险。~邑。 山洞:中空成~。~居穴处。
含有
“岩” 的成语:
岩居穴处
万壑千岩
千岩万壑
岩栖谷饮
岩栖谷隐
岩栖穴处
重岩叠嶂
千岩万谷
搜岩采干
岩居川观
枕岩漱流
岩居谷饮
筑岩钓渭
岩穴之士
“穴” 的基本字义:
洞,窟窿:孔~。石~。~居。~隙。龙潭虎~。 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经过的地方:~位。 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掌~的(指地主或班主)。走~。~头。
含有
“穴” 的成语:
岩居穴处
穴居野处
龙潭虎穴
虎穴龙潭
巢居穴处
焚巢捣穴
群居穴处
铜山金穴
岩栖穴处
逾墙钻穴
蜂窠蚁穴
蜂房蚁穴
穿穴逾墙
犁庭扫穴
琼厨金穴
钻穴逾墙
焚巢荡穴
扫穴犁庭
扫穴擒渠
钻穴逾隙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士” 的基本字义: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含有
“士” 的成语:
礼士亲贤
名士夙儒
求贤用士
忠臣义士
忠臣烈士
招贤下士
招贤礼士
轻贤慢士
钦贤好士
息军养士
高人胜士
推贤下士
谦逊下士
法家拂士
敬贤礼士
折节下士
众人国士
材士练兵
达士通人
求贤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