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马苋”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马苋:

拼音:mǎ xiàn
注音:ㄇㄚˇ ㄒㄧㄢˋ

词语解释:

即马齿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马齿苋》﹝集解﹞引 陶弘景 曰:“马莧与莧别是一种,布地生,实至微细,俗呼马齿莧,亦可食,小酸。” 清 陈维崧 《金菊对芙蓉·访单县琴台》词:“见蛛丝网院,马莧围墙。”参见“ 马齿莧 ”。

词语分字解释:

“马” 的基本字义: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大:~蜂。~勺。 姓。

含有“马” 的词语:

赗马
筹马
缠丝马脑
蜘丝马迹
獐麕马鹿
辕马
舆司马
舆马
鲜衣怒马
鲜衣良马
鲜车怒马
鲜车健马
舞马
瘦马
赛马场
赛马
榷马
敲牛宰马
墙头马上
箝马

“苋” 的基本字义:

〔~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叶椭圆形,开绿白色或黄绿色小花,茎和叶可食。 (莧)

含有“苋” 的词语:

人苋
马苋
马齿苋
石苋
白苋
苋陆
苋尔
苋菜
猪苋
野苋
鼠齿苋
藜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