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置之弗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置之弗论:

拼音:zhì zhī fú lùn
注音:ㄓㄧˋ ㄓㄧ ㄈㄨˊ ㄌㄨㄣˋ
成语繁体:置之弗論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置之不论、置之不理、置之不顾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关心

成语解释:

置:放着;之:代词。放在那儿不管

成语出处:

鲁迅《无常》:“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

成语分字解释:

“置” 的基本字义:

放,摆,搁:安~。布~。~放。~身。位~。~信。~评。~疑。~辩。推心~腹。~若罔闻。~之度外。 设立,设备:装~。设~。 购买:添~。~办。~备。~买。
含有

“置” 的成语:

推心置腹
投闲置散
推诚置腹
处置失当
措置乖方
冠履倒置
置之死地而后生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置之死地而后快
高自标置
断然处置
无庸置辩
无可置辩
置若罔闻
无庸置疑
无可置疑
淡然置之
贫无置锥
置锥之地
置诸度外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弗” 的基本字义:

不:~去。~许。自愧~如。
含有

“弗” 的成语:

言者弗知
罚弗及嗣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视而弗见,听而弗闻
自愧弗如
功成弗居
无远弗届
习焉弗察
效死弗去
永矢弗谖
终始弗渝
置之弗论
弗欺暗室
格杀弗论
为虺弗摧

“论” 的基本字义: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 看待:一概而~。 衡量,评定:~罪。~功行
含有

“论” 的成语:

齿牙馀论
拨万论千
长谈阔论
成千论万
放言高论
高谈虚论
衡短论长
闳言高论
面争庭论
虚论高议
论长说短
论道经邦
论德使能
论短道长
论功封赏
论黄数白
论世知人
评头论脚
数黑论白
说长论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