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臧否人物”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3热度
- 0评论


臧否人物:
拼音:zāng pǐ rén wù
成语简拼:zprw
发音:("xxzl.com.40807185615413");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月旦春秋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指评论人物好坏
成语解释:
臧否:褒贬。评论人物好坏。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未尝臧否人物。”
成语例子:
语言运用的微妙之处,使臧否人物也同样出现了秉的局面。
成语分字解释:
“臧” 的基本字义:
善,好:~否(pǐ)(褒贬,评论,说好说坏)。 古代对奴仆的贱称:~获。 古同赃,赃物。 姓。
含有
“臧” 的成语:
陟罚臧否
臧谷亡羊
臧穀亡羊
臧仓小人
臧否人物
“否” 的基本字义: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定。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则。学则正,~则邪。
含有
“否” 的成语:
唯唯绸否
进退可否
否终则泰
唯唯否否
献可替否
进可替否
人涉卬否
赏善罚否
陟罚臧否
无所可否
无可否认
矢口否认
否极而泰
泰极而否
臧否人物
献替可否
否极泰来
否极阳回
否极泰回
否去泰来
“人” 的基本字义: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含有
“人” 的成语:
避人耳目
避人眼目
不步人脚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成人之善
持人长短
出人望外
得人死力
感人肺肝
感人心脾
骇人视听
豁人耳目
寄人檐下
沁人心肺
沁人心腑
阒无人声
视人如伤
拾人唾涕
拾人唾余
授柄于人
“物” 的基本字义: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 内容,实质:言之有~。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含有
“物” 的成语:
物力维艰
物以类聚
物以群分
一物克一物
物归旧主
物伤其类
尤物移人
至人遗物
物论沸腾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见物不取,失之千里
物极必反
暗室求物
推己及物
物极必返
物极将返
物极则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