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臬台”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臬台:

拼音:niè tái
注音:ㄋㄧㄝ ˋ ㄊㄞˊ

词语解释:

亦作“ 臬台 ”。
明 清 时按察使的别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臬臺听了,颜色大变。”《糊涂世界》卷六:“臬台外面似乎有点风骨,其实糊涂得很。”


见“ 臬臺 ”。

词语分字解释:

“臬” 的基本字义:

箭靶子。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标准,法式:圭~。

含有“臬” 的词语:

兀臬
水臬
玉圭金臬
危臬
圭臬
克臬
陈臬
金科玉臬
奉为圭臬
枙臬
枨臬
秉臬
科臬
矩臬
臬樴
臬宪
臬府
臬兀
臬台
臬司

“台” 的基本字义: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 量词:一~戏。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 桌子、案子:写字~。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

含有“台” 的词语:

歇台
献台
跳台滑雪
跳台
塌台
蒜台
蜃台
煞台
鹊台
路台
楼台
楼观台
楼阁亭台
楼阁台榭
粮台
魁台
禁台
鉴台
魂台
楚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