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惩前毖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惩前毖后:

拼音:chéng qián bì hòu
成语简拼:cqbh
注音:ㄔㄥˊ ㄑㄧㄢˊ ㄅㄧˋ ㄏㄡˋ
发音:("xxzl.com.4071930483355");
成语繁体:懲前毖后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小惩大诫
反义词:重蹈覆辙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吸取教训以后小心

成语解释:

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成语出处:

《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成语正音:惩,不能读作“chěnɡ”。
成语辨形:毖,不能写作“毙”。

成语例子:

唐总理惩前毖后,实不欲再当此任,只是需款甚急,又不好不硬着头皮,出去商办。(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成语故事:
西周年幼的周成王在周公姬旦的辅佐下治理国家,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造谣说周公准备篡位,周公为表忠心隐居外地。管叔鲜等立即叛乱,周成王请周公率军讨伐。周成王说他要从所受的惩戒中汲取教训以便将来不再发生类似情形。
英语翻译:learn lessons from the past and keep an eye on the future
日语翻译:前(まえ)の誤(あやま)りを後(あと)の戒(いまし)めとする
俄语翻译:извлекáть урóк из ошибок прóшлого в назидáние на будущее
其他语言:aus früheren Fehlern lernen,um künftige zu vermeidentirer la lecon des erreurs passées pour en éviter le retour

成语分字解释:

“惩” 的基本字义:

戒止:~前毖后。 处罚,警戒:严~。~罚。~办。~戒。~治。~一警百。 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汉英互译===
含有

“惩” 的成语:

严惩不贷
小惩大诫
劝善惩恶
除邪惩恶
惩前毖后
惩恶劝善
惩一警百
进善惩奸
扶善惩恶
惩一儆众
惩忿窒欲
惩一戒百
进善惩恶
哀矜惩创
小惩大戒
旌善惩恶
惩羹吹齑
惩羹吹虀

“前” 的基本字义: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 顺序在先
含有

“前” 的成语:

后拥前遮
前遮后拥
前合后偃
趋前退后
超前轶后
疐后跋前
褪前擦后
瞻前虑后
瞻前忽后
祸在眼前
前程远大
前生注定
前途渺茫
前途未卜
光棍不吃眼前亏
前途无量
各人自扫门前雪
盛况空前
前功尽灭
前车可鉴

“毖” 的基本字义:

谨慎:惩前~后(接受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重犯)。 操劳:“无~于恤”。 古同泌,泉水冒出流淌的样子。
含有

“毖” 的成语:

惩前毖后
敕始毖终
鉴前毖后

“后” 的基本字义:

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先王)。 帝王的妻子:皇~。太~。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 子孙:
含有

“后” 的成语:

前人种德后人收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前怕狼,后怕虎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置之死地而后生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宁为鸡口,勿为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