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上谄下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上谄下渎:

拼音:shàng chǎn xià dú
成语简拼:scxd
成语繁体:上諂下瀆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上谄下骄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等

成语解释:

谄:奉承;渎:轻慢,亵渎。奉承上级,轻慢下属。

成语出处:

《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英语翻译:flatter those in high position and despise those of lower ramks

成语分字解释:

“上” 的基本字义: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去,到:~街。 向
含有

“上” 的成语:

形而上学
纸上空谈
忙上加忙
罪上加罪
嘴上功夫
太上皇
顶头上司
走为上策
白日上升
一哄而上
上方宝剑
塞上江南
热锅上蚂蚁
朗朗上口
火上添油
火上加油
朝野上下
板上砸钉
纸上谈兵
蒸蒸日上

“谄” 的基本字义:

奉承,巴结:~媚。~谀。
含有

“谄” 的成语:

谄上欺下
上谄下渎
谄词令色
谄上傲下
谄笑胁肩
阿谀谄佞
卑谄足恭
谄谀取容
上交不谄
贫而无谄
胁肩谄笑

“下” 的基本字义: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次
含有

“下” 的成语:

对证下药
河汾门下
赧颜汗下
牛口之下
贞下起元
自郐以下
自郐而下
一鼓而下
九原之下
下帷攻读
折节下贤人
折节下谋士
卒擅天下
京辇之下
畎亩下才
辇毂之下
辙环天下
鞭笞天下
寄人门下
放下包袱

“渎” 的基本字义:

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沟~。四~(古代对中国“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轻慢,对人不恭敬:亵~。~职。烦~。
含有

“渎” 的成语:

上谄下渎
匹夫沟渎
渎货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