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国尔忘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国尔忘家:

拼音:guó ěr wàng jiā
成语简拼:gewj
注音:ㄍㄨㄛˊ ㄦˇ ㄨㄤˋ ㄐㄧㄚ
发音:("xxzl.com.40806291813266");
成语繁体:國爾忘家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为国捐躯、慷慨就义、公而忘私
反义词:损人利己、见利忘义、损公肥私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解释:

尔:助词。为了国家而不顾家庭。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成语正音:国,不能读作“ɡuǒ”。
成语辨形:忘,不能写作“妄”。

成语例子:

而当时改革的人,个个似乎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一种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气概。(鲁迅《两地书》九)
英语翻译:forget one's family in one's devotion to the state

成语分字解释:

“国” 的基本字义: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
含有

“国” 的成语:

国贼禄鬼
国安民泰
悮国欺君
误国殄民
捐生殉国
裕国足民
摅忠报国
大盗窃国
万国来朝
举国一致
国难当头
国无二君
上医医国
富堪敌国
杞国忧天
国无宁岁
国事蜩螗
国事多艰
国家多难
国家多故

“尔” 的基本字义: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如此:偶~。不过~~。 那,其(指时间):~时。~后。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词尾
含有

“尔” 的成语:

雍容尔雅
燕尔新婚
温文尔雅
尔诈我虞
尔虞我诈
出尔反尔
吊尔郎当
新婚宴尔
尔雅温文
率尔操觚
此疆尔界
诺诺尔尔
蕞尔弹丸
新婚燕尔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尔为尔,我为我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
卓尔不群
莞尔而笑
不得不尔

“忘” 的基本字义:

不记得,遗漏:~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含有

“忘” 的成语:

废食忘寝
徇国忘家
徇国忘己
殉义忘生
得新忘旧
逐流忘返
废寝忘餐
破死忘生
适性忘虑
遂迷忘反
忘啜废枕
忘象得意
遗世忘累
遗物忘形
遗形忘性
忘餐失寝
知安忘危
徇公忘己
流宕忘反
痿不忘起

“家” 的基本字义: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 居住:“可以~焉”。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
含有

“家” 的成语:

天塌压大家
四海一家
胡越一家
家累千金
家无常礼
家无斗储
诗礼传家
胜负兵家之常
胜负兵家常势
称家有无
家无担石
儒家经书
勤俭持家
宿世冤家
故家子弟
国家大事
经史百家
合家欢
全家福
小家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