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开口见喉咙”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开口见喉咙:

拼音:kāi kǒu jiàn hóu lóng
成语简拼:kkjhl
注音:ㄎㄞ ㄎㄡˇ ㄐㄧㄢˋ ㄏㄡˊ ㄌㄨㄙˊ
发音:("xxzl.com.40807235015574");
成语繁体:開口見喉嚨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开口见心、开心见胆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说话直爽

成语解释:

犹言开口见心。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与洪方洲书》:“近来觉得诗文一事,只是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

成语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真是俗语说的‘开口见喉咙’。”

成语分字解释:

“开” 的基本字义: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分割:对~。三十二~本。 通,使通:~导。~窍。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扩大、发展:~扩。~拓。 发动或操纵:~动。~车。 起始:~始。~宗
含有

“开” 的成语:

皮开肉破
开心写意
拓土开疆
重打鼓,另开张
展土开疆
辟地开天
旗开取胜
旗开马到
大开大合
开物成务
禁舍开塞
开华结果
开来继往
开眉展眼
七开八得
心开目明
云开雾释
开华结实
豁目开襟
心胸开阔

“口” 的基本字义: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 破裂的地方:~子。
含有

“口” 的成语:

死不开口
统一口径
血盆大口
信口胡言
十字街口
杀人灭口
满口之乎者也
朗朗上口
信口开河
万口一辞
一口三舌
信口雌黄
脱口而出
矢口否认
口腹之累
信口开合
众口一辞
交口赞誉
口角风情
缺口镊子

“见” 的基本字义: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接触,遇到:怕~风。~习。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会晤:会~。接~。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
含有

“见” 的成语:

见幾而作
见可而进
见机而作
因难见巧
见几而作
见世生苗
一见了然
一偏之见
榆枋之见
不少概见
穴见小儒
自知而不自见
兴师见罪
囿于见闻
如见其人
不见舆薪
见骥一毛
见马克思
寻短见
梦见周公

“喉” 的基本字义:

颈的前部和气管相通的部分,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内有声带,又是发音器官(通称“喉头”):~咙。~舌(a.泛指说话的器官;b.喻代言人,如“报纸是人民的~~”;c.喻险要的地方,如“居庸关乃扼守京城之~~”.;
含有

“喉” 的成语:

嘴大喉咙小
喉焦唇干
耳目喉舌
拊背扼喉
扼喉抚背
抵背扼喉
如鲠在喉
口燥喉干
气噎喉堵
抚背扼喉
香喉玉口
挠喉捩嗓
喉清韵雅
纸笔喉舌
食骨在喉
咽喉要地
铁板歌喉
转喉触讳
开口见喉咙

“咙” 的基本字义:

〔喉~〕见喉。
含有

“咙” 的成语:

嘴大喉咙小
开口见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