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杜门屏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杜门屏迹:

拼音:dù mén píng jì
成语简拼:dmpj
注音:ㄉㄨˋ ㄇㄣˊ ㄆㄧㄥˊ ㄐㄧˋ
发音:("xxzl.com.4080232523791");
成语繁体:杜門屏跡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见“杜门晦迹”。

成语出处:

唐·杨炯《后周宇文公神道碑》:“公杜门屏迹,心不自安,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

成语分字解释:

“杜” 的基本字义: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阻塞(sè),堵塞(sè):~绝。~塞(sè)。~门谢客,防微~渐。 〔~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姓:
含有

“杜” 的成语:

防微杜渐
杜渐防萌
杜渐防微
杜口吞声
杜门晦迹
杜门绝迹
杜微慎防
杜弊清源
杜口结舌
杜口绝言
杜口无言
杜门绝客
防萌杜渐
结舌杜口
慎防杜渐
房谋杜断
杜口裹足
杜隙防微
杜断房谋
杜耳恶闻

“门” 的基本字义: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含有

“门” 的成语:

书香门户
沿门持钵
迎门请盗
鱼跃龙门
豪门贵胄
天子门生
不二门
灭门刺史
对屠门而大嚼
御敌于国门之外
程门飞雪
群枉之门
簪缨门第
北门之管
阖门百口
北门锁钥
不二法门
不讳之门
臣门如市
公门桃李

“屏” 的基本字义:

遮挡:~风。~障。~蔽。~藩(“屏风”和“藩篱”,喻卫国的重臣)。~翰(喻卫国的重臣)。 字画的条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为一组:画~。四扇~。
含有

“屏” 的成语:

屏声静气
屏气吞声
敛声屏息
屏声息气
屏气凝神
敛声屏气
敛色屏气
敛手屏足
屏声敛息
屏气慑息
敛容屏气
屏气敛息
珠箔银屏
杜门屏迹
进贤屏恶
银屏金屋
重迹屏气
重足屏气
重足屏息
蹑足屏息

“迹” 的基本字义:

脚印:踪~。足~。血~。笔~。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实~。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含有

“迹” 的成语:

遁迹潜形
名胜古迹
马迹蛛丝
藏踪蹑迹
铲迹销声
杜门晦迹
杜门绝迹
遁名匿迹
浪迹萍踪
比肩迭迹
车辙马迹
车尘马迹
遁迹藏名
遁迹匿影
遁迹销声
浮迹浪踪
梗迹蓬飘
梗迹萍踪
浪迹浮踪
韬光敛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