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刍菽”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刍菽:

拼音:chú shū
注音:ㄔㄨˊ ㄕㄨ

词语解释:

亦作“ 芻叔 ”。
即刍豆。《管子·轻重乙》:“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芻菽,五乘者有伍养。”《庄子·列御寇》:“衣以文绣,食以芻叔。”《魏书·卢昶传》:“卿若杀身成名,貽之竹素,何如甘彼芻菽,以辱君父乎?”

词语分字解释:

“刍” 的基本字义: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 割草:~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议(同“刍言”)。 草把:

含有“刍” 的词语:

土龙刍狗
三品刍
三刍
马刍
飞米转刍
飞刍挽粒
飞刍转饷
飞刍挽粟
飞刍挽粮
中刍
王刍
反裘负刍
反刍动物
反刍
长倩赠刍
生刍
龙刍
刍舆
刍议
刍説

“菽” 的基本字义:

豆的总称:~水(泛指粗茶淡饭,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如“~~承欢”)。~麦。~粟。

含有“菽” 的词语:

大菽
水菽
不辩菽麦
不辨菽粟
不辨菽麦
巴菽
未辨菽麦
申菽
禾菽
刍菽
布帛菽粟
半菽
戎菽
饮水啜菽
饮水食菽
赤菽
鱼菽之祭
鱼菽之奠
采菽
幽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