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附耳密谈”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附耳密谈:

拼音:fù ěr mì tán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附耳低言、附耳低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成语解释: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成语出处:

茅盾《动摇》:“胡国光远远地看见王荣昌站在一家小杂货铺前和一个人附耳密谈。”

成语分字解释:

“附” 的基本字义:

另外加上,随带着:~体。~件。~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庸。~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十年乃成”
含有

“附” 的成语:

饥附饱扬
趋炎附势
附凤攀龙
依草附木
牵强附会
攀龙附凤
怀敌附远
附赘悬疣
穿凿附会
凤附龙攀
附会穿凿
附膻逐腥
附声吠影
附势趋炎
附下罔上
附炎趋热
附翼攀鳞
附影附声
龙攀凤附
攀鳞附翼

“耳” 的基本字义: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
含有

“耳” 的成语:

许由洗耳
耳闻不如眼见
耳不忍闻
耳不离腮
轰雷贯耳
耳目众多
忠言逆耳
迅雷不及掩耳
言犹在耳
六耳不同谋
东风过耳
风吹马耳
口耳相承
飘风过耳
危言逆耳
捷雷不及掩耳
墙有耳
耳鬓相磨
耳不旁听
双豆塞耳

“密” 的基本字义: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稠~。茂~。严~。~封。~布。~集。~匝匝。~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 关系近,感情好:~友。~亲。 不公开,不公开的事物:秘~。保~
含有

“密” 的成语:

私情密语
密密麻麻
深山密林
柔情密意
密锣紧鼓
紧锣密鼓
词严义密
公规密谏
温情密意
文深网密
幽期密约
细针密线
密针细缕
密密匝匝
秋荼密网
细针密缕
沉密寡言
河同水密
密密层层
淫朋密友

“谈” 的基本字义:

说,对话:~天。~心。~论。~话。~判。~吐。恳~。洽~。漫~。~笑风生。 言论,听说的话:笑~。无稽之~。传为美~。 姓。
含有

“谈” 的成语:

谈今说古
谈古论今
言谈举止
谈情说爱
说东谈西
街谈巷语
谈天说地
谈空说有
奇谈怪论
举止言谈
街谈巷议
高谈阔论
高谈雄辩
高谈弘论
长谈阔论
高谈虚论
街谈巷说
街谈巷谚
识文谈字
说地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