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蒿箭”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蒿箭:

拼音:hāo jiàn
注音:ㄏㄠ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

以蓬蒿制作之箭。用以比喻无用而不足惜之物。《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新城 太守 孟达 反,詔驃骑将军 司马宣王 讨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时众臣或以为待之太猥,又不宜委以方任。王闻之曰:‘吾保其无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北史·源彪传》:“国家待遇 淮 南,失之同於蒿箭。”

词语分字解释:

“蒿” 的基本字义: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 气蒸出的样子。 消耗。

含有“蒿” 的词语:

马薪蒿
白蒿
艾蒿
邪蒿
同蒿
伤心蒿目
束蒿
牡蒿
角蒿
松蒿
青蒿
茵陈蒿
香蒿
茼蒿
桑弧蒿矢
莪蒿
野蒿
焄蒿
萋蒿
黄花蒿

“箭” 的基本字义:

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弓~。~镞。~头。~在弦上(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 箭能射到的距离:一~之遥。~步。 形容急切、迅速:归心似~。

含有“箭” 的词语:

雄牡箭
雄鹘箭
筒箭
鈚箭
鈚子箭
鲁连箭
棘箭
惑箭
缓箭
鹄箭
筱簵之箭
路箭
筠箭
蒿箭
鼓箭
痴箭
辟仗箭
暗箭伤人
暗箭难防
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