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千里莼羹”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千里莼羹:

拼音:qiān lǐ chún gēng
成语简拼:qlcg
注音:ㄑㄧㄢ ㄌㄧˇ ㄔㄨㄣˊ ㄍㄥ
发音:("xxzl.com.40806315313453");
成语繁体:千裏蒓羹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

成语解释:

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味道鲜美,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成语例子:

百年蓬鬓关心切,千里莼羹与愿违(金 王渥《驿口桥看白莲》诗)
成语故事:
西晋时期,东吴大将陆抗的儿子陆机在老家隐居读书多年,后到首都洛阳去拜访当时很有权势的驸马王济。王济接见他时问他东吴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陆机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千里湖产的莼菜做的汤是十分出名的,与北方的奶酪不相上下

成语分字解释:

“千” 的基本字义: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a.喻多次斗争考验;b.喻对诗文做
含有

“千” 的成语:

千载难遇
千里无烟
千金之家
千古罪人
千古一辙
千古一律
千古奇闻
千古绝唱
一落千丈
一诺千金
万古千秋
十万八千里
千仞无枝
千古不磨
千古不朽
千古独步
千古绝调
千古一时
千金一刻
千里结言

“里” 的基本字义: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 衣物的内层:被~。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
含有

“里” 的成语:

一朝千里
一泻万里
壶里乾坤
千里寄鹅毛
万里迢迢
暗里使劲
乡里夫妻
千里之驹
千里姻缘
千里迢遥
千里借筹
云端里看厮杀
袖里玄机
袖里藏刀
眼里揉不下沙子
绵里针
梦里南柯
蜜里藏刀
滴里耷拉
百里之才

“莼” 的基本字义:

〔~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面,叶子椭圆形,开暗红色花。茎和叶背面都有黏液,可食。简称“莼”。 (蒓)
含有

“莼” 的成语:

莼羹鲈脍
莼鲈之思
千里莼羹

“羹” 的基本字义: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汤。肉~。鸡蛋~。
含有

“羹” 的成语:

残羹剩饭
爷饭娘羹
残羹冷炙
残羹冷饭
尘羹涂饭
麦饭豆羹
剩菜残羹
爷羹娘饭
箪食豆羹
羹藜含糗
尘饭涂羹
莼羹鲈脍
见墙见羹
蜩螗沸羹
羹藜唅糗
见羹见墙
破衲疏羹
橡饭菁羹
蜩螗羹沸
鼠屎污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