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大放悲声”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6热度
- 0评论


大放悲声:
拼音:dà fàng bēi shēng
成语简拼:dfbs
注音:ㄉㄚˋ ㄈㄤˋ ㄅㄟ ㄕㄥ
发音:("xxzl.com.40807074014842");
成语繁体:大放悲聲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放声痛哭
反义词:兴高采烈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痛哭
成语解释:
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
成语例子:
少奶奶掩面大哭道:“只是我的天唷!”说着大放悲声。(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九回)
英语翻译:burst into tears
成语分字解释:
“大” 的基本字义: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用于不后,
含有
“大” 的成语:
对屠门而大嚼
州如斗大
因小见大
名公大笔
夸诞大言
经始大业
国家大计
哑然大笑
倚大欺小
疾声大呼
康庄大路
荦荦大者
大笔如椽
大而化之
大明法度
大肆厥辞
大天白日
大厦栋梁
胆大如斗
经国大业
“放” 的基本字义: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把笼子里的鸟~了。~胆。~诞。~任。~肆。~歌。~怀。豪~。释~。 散(sàn):~工。~假。~学。~晴(阴雨后转晴)。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牧。~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
含有
“放” 的成语:
热情奔放
放羊拾柴
易放难收
捉鬼放鬼
杀人放火
撒泼放刁
敲锣放炮
放鱼入海
豪放不羁
放任自流
放刁撒泼
放荡形骸
放牛归马
放言遣辞
出丑放乖
放诞风流
放僻邪侈
放泼撒豪
放心解体
放言高论
“悲” 的基本字义:
伤心,哀痛:~哀。~伤。~怆。~痛。~切。~惨。~凉。~愤。~凄。~恸。~吟。~壮。~观。~剧。乐极生~。 怜悯:~天悯人。===汉英互译===
含有
“悲” 的成语:
悲欢聚散
兔死狐悲
离合悲欢
大慈大悲
悲天悯人
悲欢离合
乐尽悲来
衔悲茹恨
一悲一喜
猿悲鹤怨
沉雄悲壮
茹泣吞悲
悲观失望
睹物兴悲
击筑悲歌
悲歌击筑
惊心悲魄
泣麟悲凤
云悲海思
昼慨宵悲
“声” 的基本字义: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名誉:名~。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
含有
“声” 的成语:
声泪俱发
声驰千里
怨声满道
响不辞声
假誉驰声
丑声远播
名声籍甚
声闻过情
声振林木
声气相求
雅雀无声
声势熏灼
声势赫奕
声色并厉
声名烜赫
声名藉甚
声名赫奕
郑声乱雅
怨声载路
怨声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