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深入膏肓”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深入膏肓:

拼音:shēn rù gāo huāng
成语简拼:srgh
注音:ㄕㄣ ㄖㄨˋ ㄍㄠ ㄏㄨㄤ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病入膏肓
反义词:药到病除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人

成语解释:

谓毛病已经无可救药。

成语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我在广播时也曾考虑到这讳疾忌医的深入膏肓的毛病,但我把话说得委婉了一些,结果倒也没有触犯到那一片的逆鳞。”

成语分字解释:

“深” 的基本字义: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水。~山。~邃。~渊。~壑。~海。~耕。~呼吸。~藏若虚(把珍贵的东西深藏起来,好像没有一样,喻人有知识才能但不在人前表现)。~居简出。 从表面到底的距离:
含有

“深” 的成语:

微文深诋
高居深拱
钩深极奥
钩深图远
厚貌深辞
厚貌深文
艰深晦涩
深闭固距
深沟固垒
深扃固钥
深情底理
深惟重虑
深文傅会
深文巧诋
深文周内
深中笃行
深中隐厚
思深忧远
探赜钩深
雾暗云深

“入” 的基本字义:

进,由外到内:进~。~梦。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含有

“入” 的成语:

先入之见
乘隙而入
长驱深入
旦暮入地
格不相入
量入计出
入骨相思
无空不入
入室弟子
入幕宾
入宝山而空手回
长驱径入
长驱而入
龃龉难入
昂然直入
入铁主簿
纵理入口
单刀趣入
乘虚以入
误入迷津

“膏” 的基本字义:

肥,肥肉:~粱(肥肉、细粮)。~腴。~沃。 脂油:春雨如~。~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肓。
含有

“膏” 的成语:

民脂民膏
焚膏继晷
民膏民脂
膏车秣马
膏唇贩舌
膏粱文绣
敲髓洒膏
剩馥残膏
余膏剩馥
雨膏烟腻
纨绔膏粱
煎膏炊骨
膏粱纨绔
燃膏继晷
残膏剩馥
继晷焚膏
膏场绣浍
膏唇拭舌
膏粱锦绣
膏粱纨袴

“肓” 的基本字义:

中医指心下膈上的部位:膏~(中国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和膈膜之间为“肓”,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所以“病入~~”是指病重到无法医治了)。
含有

“肓” 的成语:

病染膏肓
病在膏肓
膏肓泉石
泉石膏肓
深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