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咄咄书空”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咄咄书空:

拼音:duō duō shū kōng
成语简拼:ddsk
注音:ㄉㄨㄛ ㄉㄨㄛ ㄕㄨ ㄎㄨㄙ
发音:("xxzl.com.4080233073810");
成语繁体:咄咄書空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情态

成语解释:

《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成语出处:

《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成语例子:

[梁鼎芬]既失志,有咄咄书空之感,去秋,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诗以记之。★章炳麟《梁园客》诗自注

成语分字解释:

“咄” 的基本字义:

〔~~〕表示惊怪,如“~~怪事。” 表示呵叱:“~!你这光棍!那么简单”。
含有

“咄” 的成语:

咄嗟叱咤
咄咄书空
乐嗟苦咄
书空咄咄
咄嗟便办
咄嗟之间
咄嗟立办

“咄” 的基本字义:

〔~~〕表示惊怪,如“~~怪事。” 表示呵叱:“~!你这光棍!那么简单”。
含有

“咄” 的成语:

咄嗟叱咤
咄咄书空
乐嗟苦咄
书空咄咄
咄嗟便办
咄嗟之间
咄嗟立办

“书” 的基本字义: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信。~札。~简。~函。 文件:证~。说明~。 写字或写的字
含有

“书” 的成语:

邪书僻传
坑儒焚书
金书铁券
蒋干盗书
公车上书
书声朗朗
书声琅琅
目不识书
目不知书
手不释书
书不尽意
书不释手
书囊无底
书富五车
名书竹帛
洪乔捎书
黄耳传书
牛角挂书
读书得间
黄耳寄书

“空” 的基本字义: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泛。~话。~旷。~乏。~~如也。~前绝后。凭~(无根据)。真~(没有任何东西)。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跑了一趟。~口无凭。 离开地面
含有

“空” 的成语:

镌空妄实
抟空捕影
凿空取办
凿空投隙
祝发空门
只手空拳
衣敝履空
盘空硬语
算沙抟空
色即是空
盛况空前
空谈快意
空腹便便
云过天空
目空一世
目空四海
目空天下
电火行空
空口说空话
金锣腾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