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面折廷诤”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面折廷诤:

拼音:miàn shé tíng zhèng
成语简拼:mstz
注音:ㄇㄧㄢˋ ㄕㄜˊ ㄊㄧㄥˊ ㄓㄥˋ
发音:("xxzl.com.4080258404331");
成语繁体:靣摺廷諍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面折廷争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朝廷议事

成语解释:

见“面折廷争”。

成语出处:

章炳麟《变法箴言》:“争变法者,吾未见其有面折廷诤、千人皆靡者也。”
英语翻译:suggest in person and argue in court

成语分字解释:

“面” 的基本字义:

头的前部,脸:脸~。颜~。~目。~~相觑。 用脸对着,向着:~对。~壁(a.面对着墙;b.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事物的外表:地~。~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额(票面的数额)。 方位,部分
含有

“面” 的成语:

面貌狰狞
满面羞惭
满面含春
面如冠玉
面似靴皮
闻名不如见面
东西易面
素面朝天
尹邢避面
面目黎黑
面目犁黑
眼泪洗面
僧来看佛面
真人面前不说假
经风雨,见世面
知人知面不知心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不看金面看佛面
不看佛面看金面

“折” 的基本字义:

翻转,倒腾:~腾。~跟头。~个儿。
含有

“折” 的成语:

桂折兰摧
桂折一枝
拉枯折朽
攀蟾折桂
推枯折腐
月坠花折
周规折矩
损军折将
蕙折兰摧
摧枯折腐
栋折榱崩
斗折蛇行
弓折刀尽
面折廷争
厌难折冲
折节下士
折槁振落
榱崩栋折
得马折足
掂梢折本

“廷” 的基本字义: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áo )~。宫~。~杖。~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
含有

“廷” 的成语:

廷争面折
大廷广众
面折廷争
面折廷诤
面引廷争
小朝廷

“诤” 的基本字义:

谏,照直说出人的过错,叫人改正:~谏。~言。~臣。~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亦作“争友”)。 〔~人〕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人种。亦称“靖人”。 纷争,争:~紊(争论是非)。
含有

“诤” 的成语:

良师诤友
面折廷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