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朔策”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 词语
- 2025-02-15
- 2热度
- 0评论


朔策:
拼音:shuò cè
注音:ㄕㄨㄛˋ ㄘㄜˋ
词语解释:
古代历法用语。犹今之言朔望月。 西汉 初通行的历法规定朔策为29.53085日,嗣后趋精密,故有小异。《新五代史·司天考一》:“《钦天》步日躔术……朔策:二十九,三千八百二十,二十八。”《清史稿·时宪志五》:“月食用数,朔策二十九日五三○五九三。”
词语分字解释:
“朔” 的基本字义:
农历每月初一:~日。~望(“朔日”和“望日”)。 始:“皆从其~”。 北方:~方。~漠(北方沙漠地带)。~气。~土。
含有“朔” 的词语:
方朔
正朔
玄朔
扑朔迷离
扑朔
平朔
龙朔
龙荒朔漠
节朔
东西南朔
东朔
东方朔
边朔
北朔
阳朔
旬朔
吉朔
合朔
臣朔
杨朔
“策” 的基本字义: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鞭打:~马。鞭~。 激励,促进:~动。~勉。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命。~免。~封。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论。~问。 杖:~杖。
含有“策” 的词语:
策檄
策勋
策数
策无遗算
策书
策使
策问
策筮
策辔
策试
策文
策事
策驽砺钝
策望
策世
策顽磨钝
策目
策士
策免
策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