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置诸高阁”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置诸高阁:

拼音:zhì zhū gāo gé
成语简拼:zzgg
注音:ㄓㄧˋ ㄓㄨ ㄍㄠ ㄍㄜˊ
发音:("xxzl.com.40807061214742");
成语繁体:置諸高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置之高阁、束之高阁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成语出处:

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

成语例子:

他早就把此事置诸高阁了

成语分字解释:

“置” 的基本字义:

放,摆,搁:安~。布~。~放。~身。位~。~信。~评。~疑。~辩。推心~腹。~若罔闻。~之度外。 设立,设备:装~。设~。 购买:添~。~办。~备。~买。
含有

“置” 的成语:

推心置腹
投闲置散
推诚置腹
处置失当
措置乖方
冠履倒置
置之死地而后生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置之死地而后快
高自标置
断然处置
无庸置辩
无可置辩
置若罔闻
无庸置疑
无可置疑
淡然置之
贫无置锥
置锥之地
置诸度外

“诸” 的基本字义:

众,许多:~位。~君。~侯。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 犹之:“能事~乎?”。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 姓。
含有

“诸” 的成语:

百家诸子
诸子百家
诸恶莫作
诸亲好友
诸亲六眷
日居月诸
诸法实相
死诸葛走生仲达
诸如此类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居诸不息
诸事麇集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放诸四海而皆准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挟天子而令诸侯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高” 的基本字义: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 高度:他身~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级。~考。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
含有

“高” 的成语: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局高天,蹐厚地
高不辏,低不就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至高无上
仰之弥高
才高七步
高下其手
高下在手
建瓴高屋
墙高基下
树高招风
水长船高
才高倚马
年高有德
高自期许
东山高卧
高山仰止

“阁” 的基本字义: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滕王~。~下(对人的敬称,意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阁下的侍从者而告之;现代多用于外交场合)。 特指女子的卧房:闺~。出~(出嫁)。 小木头房子:~
含有

“阁” 的成语:

亭台楼阁
楼台亭阁
楼阁台榭
殿堂楼阁
龙楼凤阁
楼阁亭台
雾阁云窗
仙山楼阁
香闺绣阁
莺闺燕阁
云窗雾阁
凤阁龙楼
朱楼翠阁
重楼飞阁
绣阁香闺
琼台玉阁
仙山琼阁
入阁登坛
朱阁青楼
玉楼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