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付之逝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付之逝水:

拼音:fù zhī shì shuǐ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付之流水、付之东流、付诸流水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前功尽弃

成语解释:

付:交给;之:它。扔在流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成语出处:

清·汤斌《汤子遗书·请旨行取疏》:“亲朋为之惋惜:以为半生功名付之逝水。”
英语翻译:go down the drain

成语分字解释:

“付” 的基本字义:

交,给:支~。托~。~款。~梓(把稿件交付刊印)。~讫。~出。~与。~之一笑。~诸东流。 量词,指中药(亦作服):一~药。
含有

“付” 的成语:

付诸度外
付之一哂
付与东流
付东流
付之梨枣
付之逝水
消极应付
付诸一笑
付诸一炬
天付良缘
披心相付
尽付东流
付之流水
付诸洪乔
付之丙丁
误付洪乔
付之度外
应付裕如
应付自如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逝” 的基本字义:

过去,往:~去。~川(逝去的流水,喻过去了的岁月或事物)。光阴易~。“子在川上曰:~者如斯夫!” 死,多用于对死者的敬意:~世。长~。仙~。 古同誓,表决心之词。
含有

“逝” 的成语:

鼠窜蜂逝
风驰电逝
驹窗电逝
鸿鶱凤逝
神逝魄夺
雁逝鱼沉
逝者如斯
流光易逝
人琴俱逝
稍纵则逝
少纵即逝
付之逝水
转眼即逝
溘然长逝
溘然而逝
东海逝波
奄然而逝
旋踵即逝

“水” 的基本字义: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 河流:汉~。湘~。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液汁:~笔。墨~。 指附加
含有

“水” 的成语:

背水为阵
鱼水之情
水满则溢
水磨功夫
一肚子坏水
以水投水
以水救水
以水济水
水中捉月
清水衙门
露水夫妻
混水捞鱼
淡水交情
杯水之敬
源头活水
以石投水
一潭死水
顺水人情
水底捞针
水晶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