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一丘之貉”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一丘之貉:

拼音:yī qiū zhī hé
成语简拼:yqzh
注音:ㄧ ㄑㄧㄡ ㄓㄧ ㄏㄜˊ
发音:("xxzl.com.40805500011315");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一路货色、泾渭不分
反义词:黑白分明、是非分明、泾渭分明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丘:土山。貉:一种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类;没有什么差别。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成语正音:貉,不能读作“hè”。
成语辨形:貉,不能写作“鹤”。

成语例子:

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严复《救亡决论》)
成语故事:
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惮,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人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汉宣帝时大将霍光谋反,杨惮最先向宣帝报告。事后被封平通侯,当时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贿赂之风极炽,有钱的人可用钱行贿,经常在外玩乐;无钱行贿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没有一天休息。杨惮作中山郎后,便把这些弊病全部革除,满朝官员都称赞他的廉洁。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劳,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结果与太仆长荣(长荣是宣帝旧友,最得信任)发生意见。有一次,杨惮听见匈奴降汉的人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杨惮便说:“遇到一个这样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自白送了命,就像我国秦朝时的君王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结果国亡了。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现在国家还存在。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呀!”就这样,杨惮被免职了。自古君王勇于改过,不信馋言者能有几人,杨惮仅被勉职,已是不幸申之大幸了。唉!“前汉书”:“杨惮传”的原文是“古与今,如一丘之貂。”丘,土阜也,四边高,中央低的土堆;貉,音鹤,俗称树貉,状似狐小,毛黄褐色,深厚而温滑,可做皮袍。后来的人将这两句话引申成“一丘之貂”一句成语,来此喻同类没有差别,像在同一个山丘里生长的貂一样,形体都是相同的。这成语在应用时,都是用来形容反面的事物,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谈和讥诮的口吻。例如说有一群人专门造谣生事,无事生非,故意与人为难,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是好人,就可说:这批东西都是“一丘之貉”,那有一个是好人呢!
英语翻译:birds of a feather
日语翻译:同(おな)じ穴(あな)のむじな
俄语翻译:одного поля ягода
其他语言:Schakale aus demselben Bau chacals de la même tanière
成语谜语:一路货色

成语分字解释:

“一” 的基本字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
含有

“一” 的成语:

载一抱素
存十一于千百
一掷乾坤
一依旧式
一如曩昔
一齐天下
不肯一世
浮一大瓟
得一望十
屈指一算
一笑了之
一笑了事
一卧不起
一通百通
一飞冲天
登高一呼
罚一劝百
反戈一击
回眸一笑
杀一儆百

“丘” 的基本字义:

小土山:土~。沙~。~陵。~壑。 像小土山凸起的:~疹。 坟墓:~墓(大墓)。~垄。 量词,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一~十亩大的小田。 众人聚居的地方:~民(乡民,邑民)。 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 姓。
含有

“丘” 的成语:

一丘一壑
栖丘饮谷
寻壑经丘
丘壑泾渭
宗庙丘墟
经丘寻壑
饮谷栖丘
八索九丘
胸有丘壑
恩重丘山
归正首丘
狐死首丘
华屋山丘
华屋丘墟
一丘之貉
首丘之情
首丘之思
首丘之念
首丘夙愿
麦丘之祝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貉” 的基本字义:

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很珍贵:一丘之~。
含有

“貉” 的成语:

一丘之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