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奉道斋僧”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7热度
- 0评论


奉道斋僧:
拼音:fèng dào zhāi sēng
成语繁体:奉道斎僧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信教
成语解释:
奉:信奉;斋僧:供僧人吃饭。指信教行善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三折:“我也曾奉道斋僧,敬老怜贫,念寡恤孤。”
成语分字解释:
“奉” 的基本字义: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
含有
“奉” 的成语:
守法奉公
阳奉阴违
廉洁奉公
克己奉公
奉天承运
奉公守法
奉辞伐罪
奉公克己
奉公如法
洗手奉公
趋时奉势
灭私奉公
奉道斋僧
趋炎奉势
等因奉此
砥节奉公
奉公不阿
奉令承教
洁己奉公
忧国奉公
“道” 的基本字义:
路,方向,途径:~路。铁~。志同~合。 指法则、规律:~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学。传~。修~。 方法,办法,技术:门~。医~。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
含有
“道” 的成语:
道古稽今,言远合近
道不相谋
道无拾遗
问十道百
求道于盲
道三不着两
道路指目
道路藉藉
班荆道故
道存目击
道大莫容
壶浆塞道
神道设教
筑室道谋
道不掇遗
道不举遗
道远知骥
谋道作舍
目击道存
爱非其道
“斋” 的基本字义: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聊~。荣宝~。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戒。封~(亦称“把斋”)。~月。~坛。~会。~果。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饭。~堂。吃~。 舍饭给僧人吃
含有
“斋” 的成语:
奉道斋僧
把素持斋
长斋绣佛
持斋把素
斋心涤虑
南货斋果
斋居蔬食
绣佛长斋
长斋礼佛
“僧” 的基本字义: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侣。~尼。~人。~众。~俗。高~。
含有
“僧” 的成语:
粥少僧多
僧多粥少
不念僧面念佛面
奉道斋僧
僧来看佛面
削发为僧
蜀鄙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