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一朝之忿”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6热度
- 0评论


一朝之忿:
拼音:yī zhāo zhī fèn
成语简拼:yzzf
注音:ㄧ ㄓㄠ ㄓㄧ ㄈㄣˋ
发音:("xxzl.com.40806340413577");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一时的气忿
成语解释:
朝:早晨;忿:气忿。一时的气忿。
成语出处:
《论语·颜渊》:“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成语例子:
小人一朝之忿,曾身之不遑恤,非其性之尽也。(《二程全书 粹言二》)
成语分字解释:
“一” 的基本字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
含有
“一” 的成语:
载一抱素
存十一于千百
一掷乾坤
一依旧式
一如曩昔
一齐天下
不肯一世
浮一大瓟
得一望十
屈指一算
一笑了之
一笑了事
一卧不起
一通百通
一飞冲天
登高一呼
罚一劝百
反戈一击
回眸一笑
杀一儆百
“朝” 的基本字义:
早晨:~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日,天:今~。明~。
含有
“朝” 的成语:
朝更夕改
朝歌暮宴
朝飞暮卷
朝督暮责
朝东暮西
朝打暮骂
朝出夕改
朝朝暮夕
朝参暮礼
朝迁市变
暮来朝去
朝穿暮塞
朝华夕秀
朝齑暮盐
朝经暮史
朝梁暮陈
朝令暮改
朝乾夕惕
朝升暮合
朝斯夕斯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忿” 的基本字义:
生气,恨:~恨。~怒。~詈(因愤怒而骂)。不~(不服气,不平)。气不~(看到不平的事,心中不服气)。~~不平。
含有
“忿” 的成语:
忿世嫉俗
惩忿窒欲
捐忿弃瑕
忿火中烧
激忿填膺
忿忿不平
忿不顾身
一朝之忿
雀角之忿
睚眦之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