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锥刀之末”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锥刀之末:

拼音:zhuī dāo zhī mò
成语简拼:zdzm
注音:ㄓㄨㄟ ㄉㄠ ㄓㄧ ㄇㄛˋ
发音:("xxzl.com.40806351513664");
成语繁体:錐刀之末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锥刀之利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末:梢,尖端。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六年》:“锥刀之末,将尽争之。”

成语例子:

《晋书·阮种传》:“人失其性,锥刀之末,皆有争心。”
英语翻译:negligible interest
成语谜语:锥尖

成语分字解释:

“锥” 的基本字义:

一头尖锐,可以扎窟窿的工具:~子。针~。~处囊中(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喻有才智的人终能显露头角)。~刀之末(喻微小的利益。亦作“锥刀之利”)。 像锥子的东西:毛~(毛笔)。改~。 用锥子形的
含有

“锥” 的成语:

斗而铸锥
囊里盛锥
脱颖囊锥
剥肤锥髓
身无立锥
锥处囊中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之地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
囊锥露颖
贫无置锥
置锥之地
锥刀之利
立锥之土
锥刀之用
以锥刺地
锥刀之末
以锥餐壶

“刀” 的基本字义: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 姓。
含有

“刀” 的成语:

刀山火海
刀光剑影
刀耕火种
大刀阔斧
磨刀擦枪
持刀动杖
刀耕火耘
刀光血影
刀头剑首
横刀揭斧
火耨刀耕
千刀万剁
枪林刀树
枪声刀影
舞刀跃马
一刀两段
拿刀弄杖
刀山血海
万剐千刀
枪刀剑戟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末” 的基本字义:

尖端,梢:~梢。~端。秋毫之~(毫毛尖端)。 最后,终了:~了(liǎo )。~尾。~日。~代。穷途~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业。~技。舍本逐~。 碎屑:~子。碎~。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
含有

“末” 的成语:

晚生末学
本盛末荣
始末原由
务本抑末
本末源流
背本就末
细枝末节
细微末节
舍本逐末
舍本求末
穷途末路
繁文末节
本同末异
背本趋末
崇本抑末
雕虫末伎
雕虫末技
降本流末
末节细行
末路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