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杀人灭口”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8热度
- 0评论


杀人灭口:
拼音:shā rén miè kǒu
成语简拼:srmk
注音:ㄕㄚ ㄖㄣˊ ㄇㄧㄝ ˋ ㄎㄡˇ
成语繁体:殺人滅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消灭证据
成语解释:
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
成语出处:
《新唐书·王义方传》:“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
成语例子:
为了防止凶手杀人灭口,目击证人正受警方严密保护。
英语翻译:kill somebody to do away with a witness
成语分字解释:
“杀” 的基本字义: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生。~敌。~鸡取卵。~一儆百。 战斗,搏斗:~出重围。 消减:~风景。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了眼睛。 收束:~价。~尾。 勒紧,扣紧:~车。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人
含有
“杀” 的成语:
天生天杀
斩尽杀绝
胜残去杀
生杀予夺
赶尽杀绝
覆军杀将
毁车杀马
刳胎杀夭
破军杀将
杀马毁车
杀一利百
杀衣缩食
奸掳烧杀
杀生与夺
生杀与夺
可杀不可辱
杀生害命
杀人劫财
杀鸡炊黍
杀富济贫
“人” 的基本字义: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含有
“人” 的成语:
避人耳目
避人眼目
不步人脚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成人之善
持人长短
出人望外
得人死力
感人肺肝
感人心脾
骇人视听
豁人耳目
寄人檐下
沁人心肺
沁人心腑
阒无人声
视人如伤
拾人唾涕
拾人唾余
授柄于人
“灭” 的基本字义:
火熄:熄~。 消失,丧失:~口。~亡。不可磨~。~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淹没:~顶之灾。
含有
“灭” 的成语:
自生自灭
亡国灭种
烟消火灭
天诛地灭
灭门绝户
鲁莽灭裂
灰飞烟灭
亘古不灭
覆宗灭祀
毁形灭性
火灭烟消
韬形灭影
溺心灭质
清净寂灭
神灭形消
消声灭迹
旋生旋灭
烟销灰灭
云飞烟灭
长生不灭
“口” 的基本字义: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 破裂的地方:~子。
含有
“口” 的成语:
死不开口
统一口径
血盆大口
信口胡言
十字街口
杀人灭口
满口之乎者也
朗朗上口
信口开河
万口一辞
一口三舌
信口雌黄
脱口而出
矢口否认
口腹之累
信口开合
众口一辞
交口赞誉
口角风情
缺口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