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桑土之谋”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桑土之谋:

拼音:sāng tǔ zhī móu
成语简拼:stzm
注音:ㄙㄤ ㄊㄨˇ ㄓㄧ ㄇㄡˊ
成语繁体:桑土之謀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桑土之防、桑土绸缪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喻勤于经营谋划,防患未然。

成语出处:

《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全汤之策。”

成语分字解释:

“桑” 的基本字义: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葚。~农。~梓(喻乡里,故乡)。沧海~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榆暮景。 姓。
含有

“桑” 的成语:

指桑说槐
沧海桑田
海水桑田
暮景桑榆
日薄桑榆
咏桑寓柳
桑榆晚景
鸡犬桑麻
桑落瓦解
桑枢瓮牖
桑间濮上
桑弧蓬矢
田月桑时
海桑陵谷
桑弧蒿矢
桑户蓬枢
桑枢韦带
桑土绸缪
桑榆末景
瓮牖桑枢

“土” 的基本字义: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 疆域:国~。领~。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不合潮流:~气。 未熬制的鸦片:烟~。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含有

“土” 的成语:

灰容土貌
开疆拓土
开疆展土
离乡背土
离乡别土
列土分茅
寝苫枕土
土鸡瓦狗
土阶茅茨
画土分疆
累土聚沙
拓土开疆
茅室土阶
展土开疆
播土扬尘
簸土扬沙
撮土焚香
分茅裂土
列土封疆
裂土分茅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谋” 的基本字义:

计划,计策,主意:计~。出~划策。 设法寻求:~求。图~。~面。~篇。~生。~幸福。 商议:~议。~划。不~而合。 姓。
含有

“谋” 的成语:

沉谋重虑
出谋献策
计功谋利
计合谋从
谋臣猛将
谋听计行
用智铺谋
与狐谋皮
远虑深谋
远谋深算
运筹演谋
运计铺谋
智小谋大
能谋善断
深谋远略
多谋少断
忠言奇谋
舍近谋远
画策设谋
神谋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