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姹紫嫣红”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5热度
- 0评论


姹紫嫣红:
拼音:chà zǐ yān hóng
成语简拼:czyh
注音:ㄔㄚˋ ㄗㄧˇ ㄧㄢ ㄏㄨㄥˊ
发音:("xxzl.com.4071932263422");
成语繁体:姹紫嫣紅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反义词:残花败柳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鲜花的美丽
成语解释: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成语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成语正音:姹,不能读作“zhái”。
成语辨形:姹,不能写作“诧”;嫣,不能写作“姻”。
成语例子:
公园里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一片春天的景象。
英语翻译:beautiful flowers
日语翻译:色(いろ)とりどりの花が美(うつく)しく咲(さ)き乱(みだ)れるさま
成语分字解释:
“姹” 的基本字义:
美丽:~女。~紫嫣红(花色娇艳)。 夸耀:“子虚过~乌有先生。”
含有
“姹” 的成语:
姹紫嫣红
嫣红姹紫
“紫” 的基本字义:
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红。~铜。~外线。~药水。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用物前冠之以“紫”:~衣。~书(a.道经;b.皇帝诏书)。~诰(帝王诏令)。~
含有
“紫” 的成语:
百紫千红
鼻青眼紫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金印紫绶
掇青拾紫
露红烟紫
佩紫怀黄
千红万紫
清都紫府
清都紫微
拖金委紫
嫣红姹紫
重金兼紫
纡朱拖紫
纡朱曳紫
万红千紫
父紫儿朱
争红斗紫
垂朱拖紫
“嫣” 的基本字义:
容貌美好,多指笑容:~然一笑。姹紫~红(形容百花艳丽)。
含有
“嫣” 的成语:
姹紫嫣红
嫣红姹紫
花嫣柳媚
嫣然而笑
嫣然一笑
嫣然含笑
“红” 的基本字义: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喜庆:~媒(媒
含有
“红” 的成语:
红颜白发
红妆素裹
百紫千红
匀红点翠
又红又专
砌红堆绿
大红大绿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青红皂白
披红戴花
面红耳赤
酒绿灯红
红男绿女
红粉青楼
耳红面赤
灯红酒绿
唇红齿白
齿白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