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逾淮之橘”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4热度
- 0评论


逾淮之橘:
拼音:yú huái zhī jú
成语简拼:yhzj
注音:ㄧㄩˊ ㄏㄨㄞˊ ㄓㄧ ㄐㄨˊ
发音:("xxzl.com.40806425814201");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逾淮为枳
成语用法:
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
《晏子春秋·杂下十》:“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后以“逾淮之橘”比喻易地而变质的事物。
成语出处:
《晏子春秋·杂下十》:“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成语例子:
无如工厂之制,昌于西土,殆如逾淮之橘,迁地弗良。★叶圣陶《穷愁》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见他矮小就嘲笑他,抓一个小偷说是齐国人。晏婴回答说:“人们都知道橘树逾淮为枳,齐国人到楚国来成为小偷,环境改变而已。”巧妙地应对楚王。楚王刮目相看,改用高规格接待他
成语分字解释:
“逾” 的基本字义:
越过,超过:~期。~常(超过寻常)。~分(fèn )(过分)。~越。~恒(超过寻常)。 更加:~甚。
含有
“逾” 的成语:
逾墙越舍
逾墙钻穴
逾墙窥隙
穿穴逾墙
荡检逾闲
逾闲荡检
钻穴逾墙
逾次超秩
逾年历岁
逾千越万
逾墙钻隙
逾沙轶漠
逾山越海
逾绳越契
钻隙逾墙
钻穴逾隙
钻穴逾垣
登山逾岭
细大不逾
恩逾慈母
“淮” 的基本字义:
〔~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入洪泽湖。简称“淮”,如“~北”。“~南”。
含有
“淮” 的成语:
河汉江淮
江淮河汉
别风淮雨
淮王鸡犬
逾淮为枳
淮南鸡犬
逾淮之橘
“之” 的基本字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
含有
“之” 的成语:
急人之危
急人之忧
夺人之爱
尽地主之谊
无缚鸡之力
无立足之地
置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无立锥之地
大开方便之门
置之脑后
置之度外
置之死地
麾之即去
搏牛之虻
承天之祐
勿谓言之不预也
操之过蹙
操之过激
操之过切
“橘” 的基本字义:
常绿乔木,果实称“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种子、树叶、果皮均可入药:~红。~络。~黄色。~化为枳(喻人必然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含有
“橘” 的成语:
橘化为枳
南橘北枳
逾淮之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