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梆鼓”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梆鼓:

拼音:bāng gǔ
注音:ㄅㄤ ㄍㄨˇ

词语解释:

梆子和鼓。报更的响器。 清 赵翼 《独夜》诗:“丽譙梆鼓夜初长,节物经秋爱浅凉。”

词语分字解释:

“梆” 的基本字义:

〔~子〕a.打更用的响器;b.打击乐器,用于戏曲、乐曲伴奏;c.戏曲声腔之一,如“河北~~”。 象声词,敲打木头的声音:~~~的敲门声。

含有“梆” 的词语:

山西梆子
山东梆子
三梆
中路梆子
木梆
击梆
老梆子
传梆
丧梆
河南梆子
河北梆子
南梆子
破梆破群
梆子腔
梆子
梆硬
梆锣
梆鼓
梆梆硬
梆梆枪

“鼓” 的基本字义: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 高起,凸出

含有“鼓” 的词语:

鼓床
鼓畅
鼓吹喧阗
鼓翅
鼓儳
鼓吹手
鼓成
鼓筴
鼓吹曲
鼓謲
鼓车
鼓吹乐
鼓步
鼓吵
鼓吹词
鼓波
鼓鞭
鼓唱
鼓鞞
鼓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