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宁媚于灶”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宁媚于灶:

拼音:nìng mèi yú zào
成语繁体:寍媚于竈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

媚:谄媚;灶:灶神。宁愿巴结灶神。比喻与其巴结职位高的人,不如笼络职位低但有实权的人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成语例子:

《八十一梦·第36梦》:“孔子都说‘宁媚于灶’,俗言道得好,‘灶神在天,一本直奏’。你那不苟且的脾气,正合作此官。”

成语分字解释:

“宁” 的基本字义:

平安,安定:~静。~谧。息事~人。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亲。归~。 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三年”。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含有

“宁” 的成语:

本固邦宁
息事宁人
安国宁家
福寿康宁
食甘寝宁
省事宁人
除患宁乱
丁宁告戒
心绪不宁
坐卧不宁
心神不宁
睡卧不宁
国无宁岁
管宁割席
宁戚叩牛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宁可信其有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宁教我负人,莫教人负我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媚” 的基本字义:

谄,逢迎:~外。~世(迎合世俗)。~眼。~惑。~态。谄~。献~。奴颜~骨。 美好,可爱:~景。明~。秀~。妩~。娇~。 喜爱:“我既~君姿,君亦悦我颜。”
含有

“媚” 的成语:

娇娇媚媚
柳媚花明
百媚千娇
千娇百媚
奴颜媚骨
阿世媚俗
桃夭柳媚
逞娇斗媚
斗媚争妍
柳娇花媚
甜言媚语
狐媚猿攀
花明柳媚
柔情媚态
婀娜妩媚
甘言媚词
求容取媚
承欢献媚
媚外求荣
烟视媚行

“于” 的基本字义:

介词(a.在,如“生~北京”;b.到,如“荣誉归~老师”;c.对,如“勤~学习”;d.向,如“出~自愿”;e.给,如“问道~盲”;f.自,从,如“取之~民”;g.表比较,如“重~泰山”;h.表被动,如
含有

“于” 的成语:

鸣于乔木
退藏于密
心细于发
易于反掌
溢于言外
于心无愧
防祸于未然
难于上青天
难于上天
托于空言
安于磐石
于民润国
亏于一篑
无补于世
切切于心
自投于地
自比于金
芝兰生于深林
形于辞色
移祸于人

“灶” 的基本字义:

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锅~。炉~。~突(灶上的烟筒)。 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祭~。
含有

“灶” 的成语:

添兵减灶
清锅冷灶
清灰冷灶
扫锅刮灶
清水冷灶
绳床瓦灶
塞井夷灶
沉灶生蛙
十家锅灶九不同
沉灶产蛙
臼灶生蛙
减灶之计
执粗井灶
灶上扫除
灶上骚除
重起炉灶
宁媚于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