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敲牛宰马”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6热度
- 0评论


敲牛宰马:
拼音:qiāo niú zǎi mǎ
成语简拼:qnzm
注音:ㄑㄧㄠ ㄋㄧㄨˊ ㄗㄞˇ ㄇㄚˇ
发音:("xxzl.com.4080303304705");
成语繁体:敲牛宰馬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杀猪宰羊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
谓宰杀牲畜。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四折:“两壁厢敲牛宰马,做一个庆喜的筵席。”
成语例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9回:“方腊设朝,叫洞中敲牛宰马,令三军饱食已了,各披挂上马。”
成语分字解释:
“敲” 的基本字义:
打,击:~打。~击。~诈。~边鼓(喻从旁帮人说话)。~门砖。~骨吸髓。旁~侧击。
含有
“敲” 的成语:
敲敲打打
勒索敲诈
明打明敲
敲锣放炮
敲锣打鼓
敲诈勒索
旁敲侧击
零打碎敲
零敲碎打
紧打慢敲
东敲西逼
敲冰戛玉
敲金击玉
敲金戛玉
敲髓洒膏
敲榨勒索
轻敲缓击
唾壶敲缺
明敲明打
敲脂吸髓
“牛” 的基本字义: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
含有
“牛” 的成语:
气喘如牛
牛骥同槽
牛骥共牢
牛听弹琴
牛羊勿践
气冲斗牛
齐王舍牛
牛头不对马面
气吞牛斗
气吞斗牛
牛马不若
志冲牛斗
牛刀割鸡
牛骥同皂
猕猴骑土牛
牛角挂书
犀牛望月
气克斗牛
宁戚叩牛
丙吉问牛
“宰” 的基本字义:
杀牲畜:~杀。屠~。~牲节(亦称“古尔邦节”、“牺牲节”)。 借指商贩用狡诈的手段使顾客在经济上受到损害(有的地区称斩)。 古代官名:~相(xiàng )。~辅。太~。~官。 主管、主持:主~。~制。
含有
“宰” 的成语:
敲牛宰马
宰相肚里好撑船
宰相肚里行舟船
宰相肚里能行船
任人宰割
山中宰相
风流宰相
伴食宰相
浪子宰相
白衣宰相
弄獐宰相
治阿之宰
宰鸡教猴
“马” 的基本字义: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大:~蜂。~勺。 姓。
含有
“马” 的成语:
南船北马
黄门驸马
走马灯
马大哈
马屁精
竹马之交
司马昭之心
识途老马
戎马生涯
汗马之功
竹马之友
一马平川
悬崖勒马
信马由缰
下马威
司马青衫
脱缰之马
鞍马劳倦
马上房子
马上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