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急则抱佛脚”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5热度
- 0评论


急则抱佛脚:
拼音:jí zé bào fó jiǎo
注音:ㄐㄧˊ ㄗㄜˊ ㄅㄠˋ ㄈㄛˊ ㄐㄧㄠˇ
成语繁体:急則抱佛脚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急来抱佛脚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分句;指事先不作准备
成语解释:
急:紧急,危急。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成语出处:
宋·刘攽《中山诗话》:“王丞相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
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王安石与客人闲谈,偶然谈到佛经,他感慨地说:“投老欲依僧”,表示想与和尚去做伴。旁人加上一句“急则抱佛脚”。王安石不悦,那人说古诗对谚语,如改成对联则成为“老欲依僧,急来抱佛”,头脚相对
英语翻译:The chamber of sickness is the chapel of devotion.
成语分字解释:
“急” 的基本字义:
焦燥:~燥。着~。焦~。 气恼,发怒:~眼。 使着急:这件事真~人。 匆促:~促。~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迅速,又快又猛:~流。~进。~先锋。~风暴雨。 迫切,要紧:~切。~诊。~事。 严重:
含有
“急” 的成语:
救急不救穷
急急巴巴
急急忙忙
急嘴急舌
性急口快
急脉缓受
急景流年
急功近名
急风骤雨
急不及待
火急火燎
心急火燎
危急存亡
轻重缓急
急脉缓灸
急公好义
缓急轻重
扶危济急
急不择途
急功好利
“则” 的基本字义:
模范:以身作~。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 效法:~先烈之言行。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
含有
“则” 的成语:
得寸则寸
否终则泰
器满则覆
一则一,二则二
有典有则
急则抱佛脚
非愚则诬
前危后则
有物有则
心之官则思
剥极则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抱” 的基本字义:
用手臂围住:拥~。~小孩儿。合~。~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进取)。 围绕,环绕:山环水~。~厦(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亦指后面毗连的小房子)。 胸怀愿望,志向:~负。 心里存着,怀有:~怨。~恨。~歉。
含有
“抱” 的成语:
抱头缩项
抱瑜握瑾
投怀送抱
抱残守阙
左拥右抱
怀冤抱屈
抱子弄孙
抱诚守真
抱残守缺
抱火卧薪
抱恨黄泉
抱蔓摘瓜
抱瓮出灌
抱火寝薪
抱朴含真
怀才抱器
怀材抱器
怀真抱素
怀珠抱玉
守阙抱残
“佛” 的基本字义: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爷。~像。借花献~。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含有
“佛” 的成语:
求神拜佛
佛眼佛心
泥多佛大
佛口蛇心
成佛作祖
佛性禅心
青灯古佛
不念僧面念佛面
佛口圣心
急则抱佛脚
诃佛骂祖
长斋绣佛
呵佛骂祖
蛇心佛口
诃佛诋巫
走杀金刚坐杀佛
佛旨纶音
绣佛长斋
一佛出世
僧来看佛面
“脚” 的基本字义: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心。~掌。~背。~跟。~步。~印。~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镣。~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 最下部:~注。山~。墙~。 剩下的废料,渣滓:下~料
含有
“脚” 的成语:
手慌脚乱
手慌脚忙
顾头不顾脚
动手动脚
笨手笨脚
三拳两脚
指手划脚
札手舞脚
一手一脚
一步一个脚印
缩手缩脚
束手束脚
三脚两步
脚不沾地
捶胸顿脚
跌脚捶胸
跌脚绊手
毡袜裹脚靴
指手画脚
小手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