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急脉缓受”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急脉缓受:

拼音:jí mài huǎn shòu
成语简拼:jmhs
注音:ㄐㄧˊ ㄇㄞˋ ㄏㄨㄢˇ ㄕㄡˋ
发音:("xxzl.com.407182730932");
成语繁体:急脉緩受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急脉缓灸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以缓和的办法应付急事

成语解释:

见“急脉缓灸”。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要不急脉缓受,且把邓翁的话撇开,先治他这个病源,只怕越说越左。”
英语翻译:Hasten slowly.

成语分字解释:

“急” 的基本字义:

焦燥:~燥。着~。焦~。 气恼,发怒:~眼。 使着急:这件事真~人。 匆促:~促。~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迅速,又快又猛:~流。~进。~先锋。~风暴雨。 迫切,要紧:~切。~诊。~事。 严重:
含有

“急” 的成语:

救急不救穷
急急巴巴
急急忙忙
急嘴急舌
性急口快
急脉缓受
急景流年
急功近名
急风骤雨
急不及待
火急火燎
心急火燎
危急存亡
轻重缓急
急脉缓灸
急公好义
缓急轻重
扶危济急
急不择途
急功好利

“脉” 的基本字义:

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络。~理。 动脉的跳动:~搏。切~(中医指诊脉)。~口(中医切脉的部位)。~息。~象(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门(手腕部可以看到的桡动脉跳动的部分)。诊~。 像血管那样连贯
含有

“脉” 的成语:

急脉缓受
来龙去脉
急脉缓灸
法脉准绳
国脉民命
牵筋缩脉
张脉偾兴
血脉相通
一脉相传
一脉相承
关情脉脉
脉络贯通
一脉同气
一脉相通
一脉香烟
含情脉脉

“缓” 的基本字义:

慢,与急相对:~步。~行(xíng )。~慢。迟~。 延迟:~刑。~办。~役。~征。刻不容~。 放松,松弛:~和。~冲。~解(jiě)。和~。 苏醒,恢复:~气。~醒。
含有

“缓” 的成语:

急脉缓受
轻重缓急
急脉缓灸
缓急轻重
轻敲缓击
轻裘缓带
轻裘缓辔
移缓就急
缓歌慢舞
平流缓进
急吏缓民
缓歌缦舞
缓带轻裘
褒衣缓带
势不容缓
事缓则圆
缓步当车
不知轻重缓急
佩韦自缓
喜则气缓

“受” 的基本字义: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降。~益。~业(a.跟随老师学习;b.学生对老师自称)。~教。~领。~聘。~理。 忍耐某种遭遇:忍~。~苦。~制。~窘。~累(受到劳累)。 遭到:遭~。
含有

“受” 的成语:

贪污受贿
死要面子活受罪
上当受骗
挨饿受冻
挨打受气
挨打受骂
急脉缓受
辞多受少
逆来顺受
担惊受怕
耳听心受
吃惊受怕
大请大受
担惊受恐
伏法受诛
含冤受屈
计功受爵
忍饥受饿
自受自作
受怕担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