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东抹西涂”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东抹西涂:

拼音:dōng mò xī tú
成语简拼:dmxt
注音:ㄉㄨㄙ ㄇㄛˇ ㄒㄧ ㄊㄨˊ
发音:("xxzl.com.4072007074808");
成语繁体:東抹西涂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东涂西抹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胡写乱画

成语解释:

见“东涂西抹”。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只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

成语例子: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左手拿着一张白纸,右手握了一根烧残的细柳条,在那里东抹西涂。”

成语分字解释:

“东” 的基本字义: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
含有

“东” 的成语:

东量西折
东猎西渔
东飘西徙
东趋西步
东睃西望
东兔西乌
东徙西迁
东踅西倒
东扬西荡
东张西张
东征西怨
推东主西
东挦西扯
东挪西辏
西鹣东鲽
移东换西
各奔东西
旭日东升
东窗事犯
东风过耳

“抹” 的基本字义:

涂:涂~。~粉(喻美化或掩饰)。~黑(喻丑化)。~子(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亦称“抹刀”)。 揩,擦:~拭。哭天~泪。 除去,勾掉,不计在内:~煞。 轻微的痕迹:“林梢一~青如画”。一~余晖。
含有

“抹” 的成语:

浓装艳抹
转弯抹角
涂脂抹粉
哭天抹泪
拐弯抹角
搽脂抹粉
浓妆艳抹
东涂西抹
浓妆淡抹
擦拳抹掌
淡妆轻抹
掂斤抹两
东抹西涂
浓抹淡妆
转湾抹角
淡抹浓妆
搽油抹粉
抹月批风
批风抹月
匀脂抹粉

“西” 的基本字义: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
含有

“西” 的成语:

西风落叶
西食东眠
指东划西
指东话西
指东说西
文东武西
东推西阻
东跑西奔
东诳西骗
东翻西倒
东躲西逃
东荡西游
西歪东倒
西眉南脸
西风斜阳
西除东荡
你东我西
扶东倒西
南北东西
朝西暮东

“涂” 的基本字义:

使颜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饰。~漆。~抹。 乱写:~鸦。 用笔抹上或抹去:~改。~窜。~乙。 泥泞:~炭。 河流或海流夹杂的泥沙在地势较平的河流入海处或海岸附近沉积而成的浅海滩:海~。滩~。 同途。 姓。
含有

“涂” 的成语:

糊糊涂涂
涂脂抹粉
东涂西抹
尘羹涂饭
道听涂说
东抹西涂
涂歌巷舞
画蚓涂鸦
生民涂炭
尘饭涂羹
道尽涂殚
彗汜画涂
擿埴索涂
道尽涂穷
擿植索涂
涂歌里抃
涂歌里咏
涂歌邑诵
循涂守辙
摘埴索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