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耽惊受怕”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耽惊受怕:

拼音:dān jīng shòu pà
成语简拼:djsp
发音:("xxzl.com.4080118361782");
成语繁体:耽驚受怕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担惊受怕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解释:

担受惊吓

成语出处:

元 刘致《端正好 上高监司》:“受官差在旅途,耽惊受怕过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风波苦。”

成语例子:

休听那算命的胡说,撇了海阔一个家业,耽惊受怕,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
英语翻译:have the breeze up

成语分字解释:

“耽” 的基本字义:

沉溺,入迷:~乐。 迟延:~误。~搁。
含有

“耽” 的成语:

耽惊受怕
虎视耽耽
替古人耽忧

“惊” 的基本字义: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震动:
含有

“惊” 的成语:

心惊胆裂
心惊胆落
心惊肉战
鱼惊鸟散
猿惊鹤怨
担惊忍怕
肉颤心惊
心惊胆碎
心惊胆丧
心惊胆怕
自惊自怪
鱼惊鸟溃
受怕担惊
神惊鬼怕
骨颤肉惊
胆惊心战
胆惊心颤
眼跳心惊
惊心掉胆
惊风扯火

“受” 的基本字义: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降。~益。~业(a.跟随老师学习;b.学生对老师自称)。~教。~领。~聘。~理。 忍耐某种遭遇:忍~。~苦。~制。~窘。~累(受到劳累)。 遭到:遭~。
含有

“受” 的成语:

贪污受贿
死要面子活受罪
上当受骗
挨饿受冻
挨打受气
挨打受骂
急脉缓受
辞多受少
逆来顺受
担惊受怕
耳听心受
吃惊受怕
大请大受
担惊受恐
伏法受诛
含冤受屈
计功受爵
忍饥受饿
自受自作
受怕担惊

“怕” 的基本字义:

恐惧:~人。~死。害~。惧~。可~。 或许,表示疑虑或猜想:恐~他别有用意。~是。
含有

“怕” 的成语:

怕三怕四
怕痛怕痒
贪生怕死
欺软怕硬
欺善怕恶
拈轻怕重
胆小怕事
担惊受怕
吃惊受怕
怕风怯雨
怕死贪生
怕硬欺软
欺硬怕软
担惊忍怕
心惊胆怕
受怕担惊
神惊鬼怕
耽惊受怕
鬼怕恶人
真金不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