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献可替不”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献可替不:

拼音:xiàn kě tì fǒu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献可替否、献替可否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提出兴革的建议

成语解释:

献:进,提出;可:正确的;替:废,更换;不:通“否”,错误的。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成语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答徐摛书》:“但今与古殊,时有监抚之务,竟不能绌邪进善,少助国章,献可替不,仰裨圣政。”
英语翻译:persuade somebody to do good and dissuade him from doing evil

成语分字解释:

“献” 的基本字义: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贡~。捐~。~身。~礼。借花~佛。 表现出来:~技。~艺。~媚。~丑。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
含有

“献” 的成语:

献计献策
出谋献策
承欢献媚
献可替否
飞觥献斝
打勤献趣
自靖自献
献可替不
野人献曝
野人献日
田父献曝
野人献芹
白璧三献
献酬交错
多嘴献浅
一献三酬
一献三售
当场献丑
献曝之忱
美芹之献

“可” 的基本字义:

允许:许~。认~。宁~。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 适合:~身。~口。~体。 尽,满:~劲儿干。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 表示转
含有

“可” 的成语:

无可置疑
唾手可得
俗不可耐
适可而止
蔼然可亲
不可动摇
岌岌不可终日
强而后可
无肠可断
有例可援
不可胜记
不可胜算
楚楚可爱
高不可登
历历可辨
了不可见
迫不可待
企踵可待
无计可奈
无迹可求

“替” 的基本字义:

代,代理:代~。更(gēng )~。。~班。~身。~罪羊。 为,给:~他送行。~古人担忧。 衰废:兴(xīng )~。衰~。
含有

“替” 的成语:

捉生替死
献可替否
进可替不
进可替否
日陵月替
上陵下替
上替下陵
下陵上替
献可替不
心存目替
替死鬼
替天行道
替罪羊
顶名替身
一替一句
替古人耽忧
替古人担忧
献替可否

“不” 的基本字义: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
含有

“不” 的成语:

放纵不拘
梗顽不化
狗彘不如
桀骜不恭
救过不暇
滔滔不竭
磊浪不羁
磊落不凡
没世不渝
忍俊不住
日出不穷
食生不化
誓死不贰
誓死不渝
守节不移
守正不回
水泄不漏
水楔不通
水泄不透
信守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