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4
- 6热度
- 0评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成语简拼:tlbh
注音:ㄊㄤˊ ㄌㄤˊ ㄅㄨˇ ㄔㄢˊ ,ㄏㄨㄤˊ ㄑㄩㄝˋ ㄗㄞˋ ㄏㄡˋ
发音:("xxzl.com.4080442088694");
成语繁体:螳蜋捕蟬,黄雀在后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一物降一物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成语解释: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成语出处:
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成语例子:
你们不可以打边区。“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个故事,是有道理的。(毛泽东《质问国民党》)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进行兼并战争。有一次,吴王准备进攻楚国。他召集群臣,宣布了准备攻打楚国的决定。大臣们一听这个消息,就低声议论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吴国目前的实力还不够雄厚,应该养精蓄锐,先使国富民强,之后才能作别的打算。 吴王听到大臣们在底下窃窃私语,似有异议,便厉声制止道:“你们不要议论了,我决心已定,谁也别想动摇我!倘若有谁执意要阻止我,我决不轻饶!” 众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乱说一句。当时朝堂上有一位正直的年轻侍从,退朝后心中仍旧无法安宁,他觉得吴王这样做是在是太草率了,但是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说服吴王,使其放弃攻打楚国的想法。于是这个侍从在吴王的后花园内踱来踱去地想办法,就在此时,他的目光无意中落到了树上一只蝉的身上,他立刻就有了主意。 第二天天刚亮,这个青年侍从又来到了吴王休息的后花园,他手拿一把弹弓,在树底下转来转去。第三天早晨他又来到树下转悠,第四天、第五天早晨也是这样转来转去的。有人觉得他的行为很奇怪,就把这事告诉了吴王。 第六天早晨,青年侍从又来了,吴王也来了,便问他:“你一连几天早晨来这花园里干什么?瞧你的衣服都被露水浸湿了,你到底要做什么呢?”这个青年侍从手拿弹弓,对吴王轻声说道:“大王,您小声一点。您向树上看,那里有一只蝉只顾着在那里高兴地吸露水,却没有觉察到有一只螳螂躲在他身后,弯着前肢,想要捕捉它呢!” 吴王笑着说:“螳螂捕蝉,这有什么好稀奇的。”青年侍从说:“大王您再看,螳螂一心想捕蝉,但它不知道,还有一只黄雀在它身后,正伸长脖子,瞪着眼睛,想啄它呢.” 吴王说:“这又说明什么呢?” 青年侍从将手中的弹弓搭上泥丸对准黄雀,然后说:“那只黄雀只顾着看着蟑螂,却不知道我的弹弓已经对准它了。蝉、螳螂、黄雀都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想到自己身后的危险啊!” 吴王听到这里,猛然醒悟了,他明白了青年侍从的用意,取消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英语翻译:covet gains ahead without being aware of danger behind as the mantis stalk the cicade,unaware of the oriole behind
成语分字解释:
“螳” 的基本字义:
〔~螂〕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如“~~捕蝉,黄雀在后”。俗称“刀螂”;简称“螳”,如“~臂当车”(喻不自量力)。
含有
“螳” 的成语:
螳螂捕蝉
螳螂捕蛇
螳臂挡车
螳臂当辙
螳螂奋臂
螳螂拒辙
螳臂自雄
螳臂当辕
螳臂扼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黄雀
以螳挡车
“螂” 的基本字义:
〔螳~〕见螳。 〔蜣~〕见蜣。 〔蟑~〕见“ 蟑]]。 〔蚂(mǎ)~〕见[[蚂2”。
含有
“螂” 的成语:
鹤势螂形
螳螂捕蝉
螳螂捕蛇
螳螂奋臂
螳螂拒辙
蜣螂抱粪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黄雀
“捕” 的基本字义:
捉,逮:~捉。~获。~杀。巡~。缉~。~风捉影。
含有
“捕” 的成语:
捕风弄月
闭口捕舌
握风捕影
捉影捕风
寻风捕影
追风捕影
捕风系影
系风捕影
捕影系风
抟空捕影
系风捕景
捉风捕影
捉风捕月
捕影拿风
捕影捞风
螳螂捕蝉
螳螂捕蛇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掩目捕雀
掩眼捕雀
“蝉” 的基本字义: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联。~蜕。~韵(蝉鸣)。寒~。金~脱壳。 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纱。
含有
“蝉” 的成语:
仗马寒蝉
寒蝉僵鸟
蝉蜕蛇解
蝉蜕龙变
蝉衫麟带
蝉联往复
蝉联蚕绪
蝉喘雷干
蝉腹龟肠
春蛙秋蝉
寒蝉仗马
蛙鸣蝉噪
蟹匡蝉緌
螳螂捕蝉
寒蝉凄切
貂蝉满座
黄雀伺蝉
今蝉蜕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金风未动蝉先觉
含有
“,” 的成语:
仗马寒蝉
寒蝉僵鸟
蝉蜕蛇解
蝉蜕龙变
蝉衫麟带
蝉联往复
蝉联蚕绪
蝉喘雷干
蝉腹龟肠
春蛙秋蝉
寒蝉仗马
蛙鸣蝉噪
蟹匡蝉緌
螳螂捕蝉
寒蝉凄切
貂蝉满座
黄雀伺蝉
今蝉蜕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金风未动蝉先觉
“黄” 的基本字义: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
含有
“黄” 的成语:
黄口孺子
黄旗紫盖
黄发垂髫
绿衣黄里
论黄数黑
七青八黄
牝牡骊黄
魏紫姚黄
姚黄魏紫
抽黄对白
飞苍走黄
黄发骀背
黄发台背
黄发鲐背
黄冠草服
黄冠草履
黄绢幼妇
黄麻紫泥
黄麻紫书
黄童白颠
“雀” 的基本字义: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盲(即“夜盲症”)。~斑。~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含有
“雀” 的成语:
燕雀乌鹊
鸦默雀静
欢呼雀跃
罗雀掘鼠
丛雀渊鱼
雀马鱼龙
雀喧鸠聚
杨生黄雀
眼花雀乱
鹰头雀脑
蛇珠雀环
凫趋雀跃
鼠牙雀角
五雀六燕
雀角鼠牙
鸦飞雀乱
朱雀玄武
夯雀先飞
燕雀处屋
鹰拿燕雀
“在” 的基本字义:
存,居:存~。健~。青春长~。 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
含有
“在” 的成语: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跳在黄河洗不清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丑话说在前头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上不在天,下不着地
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
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头
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
在官言官,在府言府
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远在千里,近在目前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后” 的基本字义:
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先王)。 帝王的妻子:皇~。太~。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 子孙:
含有
“后” 的成语:
前人种德后人收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前怕狼,后怕虎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置之死地而后生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宁为鸡口,勿为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