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鼎镬如饴”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鼎镬如饴:

拼音:dǐng huò rú yí
成语简拼:dhry
发音:("xxzl.com.4080424137932");
成语繁体:鼎鑊如飴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对待死的态度

成语解释:

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成语分字解释:

“鼎” 的基本字义: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 锅:~罐。~锅。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
含有

“鼎” 的成语:

拔山举鼎
钟鸣鼎食
三牲五鼎
革故鼎新
鼎新革故
拔山扛鼎
负衡据鼎
幕燕鼎鱼
商彝夏鼎
夏鼎商彝
瓜分鼎峙
三分鼎立
刀锯鼎镬
鼎铛玉石
鼎镬刀锯
鼎鱼幕燕
举鼎拔山
九鼎大吕
扛鼎抃牛
鼎折餗覆

“镬” 的基本字义:

锅:~盖。 古代的大锅:鼎~(常作为烹人的刑具)。~亨(亨,同烹)。汤~(古代酷刑,把人投入盛着沸水的锅中煮死)。
含有

“镬” 的成语:

斧钺汤镬
刀锯鼎镬
鼎镬刀锯
鼎镬如饴

“如” 的基本字义: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
含有

“如” 的成语:

一寒如此
应付裕如
运用自如
谈笑自如
爆跳如雷
奔走如市
奉如神明
难如登天
泣涕如雨
亲如手足
相待如宾
性烈如火
应答如流
应付自如
下笔如有神
用钱如水
世情如纸
行走如飞
爱才如渴
纷乱如麻

“饴” 的基本字义:

用麦芽制成的糖浆,糖稀:~糖。甘之如~。 某种糖果:高粱~。 古同贻,赠送。
含有

“饴” 的成语:

饴含抱孙
鼎镬如饴
甘死如饴
视死如饴
甘之如饴
甘之若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