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两次三番”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3
- 5热度
- 0评论


两次三番:
拼音:liǎng cì sān fān
成语简拼:lcsf
注音:ㄌㄧㄤˇ ㄘㄧˋ ㄙㄢ ㄈㄢ
发音:("xxzl.com.4071939403702");
成语繁体:兩次三番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几次三番、屡次三番
成语用法:
作状语;形容反复多次
成语解释:
多次,好几次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你看这个苍蝇两次三番落在这笔尖儿上。”
成语例子:
到而今,两次三番添忧虑,终日昏迷。★《白雪遗音·马头调·长远计》
英语翻译:again and again
成语分字解释:
“两” 的基本字义: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
含有
“两” 的成语:
弹筋估两
劈两分星
螭魅罔两
嘴是两张皮
两鬓斑白
两眼墨黑
两眼漆黑
心悬两地
一马不跨两鞍
一心挂两头
两厢情愿
人财两失
两面讨好
两虎相争
左右两难
公私两利
麦秀两歧
人琴两亡
身名两泰
取舍两难
“次” 的基本字义:
第二:~日。~子。~等。~要。 质量、品质较差的:~品。~货。 等第,顺序:~第。~序。名~。 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 中间:胸~。 量词,回:~数(shù)。初~。三番五~。 旅行
含有
“次” 的成语:
三番两次
三番五次
屡次三番
几次三番
两次三番
三回五次
栉比鳞次
二次三番
鳞次栉比
造次颠沛
超阶越次
鳞次相比
逾次超秩
越次超伦
云次鳞集
越次躐等
层次分明
主次不分
语无伦次
言无伦次
“三” 的基本字义: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含有
“三” 的成语:
河清三日
狡兔三穴
茅庐三顾
三徙成都
三写成乌
三写易字
一日三岁
一日三月
事无三不成
二桃三士
冯谖三窟
道三不着两
草庐三顾
鼎足三分
读书三余
三占从二
三告投杼
三徙成国
三言讹虎
亡秦三户
“番” 的基本字义:
遍数,次,回:三~五次。 轮流更代:轮~。更(gēng )~。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邦。~茄。~薯。 倍:产量翻了二~。
含有
“番” 的成语:
三番两次
三番五次
屡次三番
几次三番
两次三番
二次三番
番窠倒臼
番来覆去
两头和番
三番四覆
番天覆地
番来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