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理掾”是什么意思?什么含义?

理掾:

拼音:lǐ yuàn
注音:ㄌㄧˇ ㄧㄨㄢˋ

词语解释:

古代掌管狱讼的官吏。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赵主簿妾》:“伴媪出语推吏,吏验之而信,走白理掾。”

词语分字解释:

“理” 的基本字义: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

含有“理” 的词语:

越理
缘理
援疑质理
遗理
循理
晰理
温理
提理
疏理
琴理
强词夺理
葺理
蛮不讲理
裂理
揆理度势
揆理度情
揆理
揆情度理
絶理
就理

“掾” 的基本字义:

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史。~吏。~属。~佐。

含有“掾” 的词语:

上计掾
三语掾
门下掾
五官掾
仪掾
市掾
纠掾
古掾曹
廷掾
纪纲掾
丞掾
百六掾
英掾
枢掾
府掾
狱掾
宪掾
首掾
省掾
故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