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推己及物”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推己及物:

拼音:tuī jǐ jí wù
成语简拼:tjjw
注音:ㄊㄨㄟ ㄐㄧˇ ㄐㄧˊ ㄨˋ
发音:("xxzl.com.4080507509744");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推己及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

同“推己及人”。

成语出处:

宋·程颢《二程遗书》第11卷:“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

成语例子: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39回:“少师之言,正合儒者‘推己及物’之道。”
英语翻译:in another's place
俄语翻译:становиться в положение другого

成语分字解释:

“推” 的基本字义: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车。~搡。~拿。~倒。~敲。顺水~舟。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头。~土。 使事情开展:~广。~行(xíng )。~动。~销。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及。~究
含有

“推” 的成语:

推聋装哑
推推搡搡
你推我让
上推下卸
一推两搡
推三阻四
推三推四
推陈出新
推波助澜
推本溯源
推贤让能
推心置腹
三推六问
半推半就
明推暗就
解衣推食
前挽后推
叩源推委
六问三推
旁推侧引

“己” 的基本字义:

对别人称本身: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含有

“己” 的成语:

露才扬己
克己复礼
舍己芸人
枉己正人
逞己失众
奉公正己
洁己从公
矜己自饰
立身行己
量己审分
露己扬才
啬己奉公
扬己露才
正己守道
责躬罪己
卑己自牧
徇公忘己
修己安人
复礼克己
衒才扬己

“及” 的基本字义:

从后头跟上:来得~。赶不~。 达到:~格。~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过犹不~。 趁着,乘:~时。~早。~锋而试。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
含有

“及” 的成语:

可望不可及
由此及彼
急不及待
猝不及防
及笄年华
及第成名
耳濡目及
及时应令
屦及剑及
剑及屦及
剑及履及
利时及物
言不及私
力不能及
管见所及
殃及池鱼
迅雷不及掩耳
言不及义
祸及池鱼
鸡不及凤

“物” 的基本字义: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 内容,实质:言之有~。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含有

“物” 的成语:

物力维艰
物以类聚
物以群分
一物克一物
物归旧主
物伤其类
尤物移人
至人遗物
物论沸腾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见物不取,失之千里
物极必反
暗室求物
推己及物
物极必返
物极将返
物极则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