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牧豕听经”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
- 成语
- 2025-02-03
- 6热度
- 0评论


牧豕听经:
拼音:mù shǐ tīng jīng
成语简拼:mstj
注音:ㄇㄨˋ ㄕㄧˇ ㄊㄧㄥ ㄐㄧㄥ
发音:("xxzl.com.4080158072874");
成语繁体:牧豕聽經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读书勤奋
成语解释:
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
成语出处:
《后汉书·承宫传》:“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
成语故事:
汉朝时期,承宫很小就成为孤儿,靠给别人放牧猪羊为生。乡里徐子盛老师给数百个学生讲解《春秋经》,8岁的承宫偷偷躲在教室的外面,边放猪边听老师讲解,十分入迷,就想方设法请老师让他进教室听课,作为交换条件是为师生捡柴草
成语分字解释:
“牧” 的基本字义:
放养牲口:~童。畜~。~场。放~。游~。~民。~歌。~群。 治:~民(治理人民)。 古代治民之官:州~。
含有
“牧” 的成语:
洗兵牧马
牧豕听经
牧猪奴戏
犊牧采薪
卑己自牧
苏武牧羊
谦卑自牧
十羊九牧
不牧之地
卑以自牧
如狼牧羊
“豕” 的基本字义:
猪:封~长蛇。狼奔~突(喻人奔逃时的惊慌状态,像被追赶的狼和猪那样奔突乱窜)。
含有
“豕” 的成语:
豕突狼奔
狼奔豕突
长蛇封豕
狼突豕窜
豕亥鱼鲁
豕食丐衣
蜂合豕突
木石鹿豕
鲁鱼亥豕
封豕长蛇
牧豕听经
龙首豕足
豕窜狼逋
豕分蛇断
豕交兽畜
亥豕鲁鱼
亥豕相望
三豕涉河
三豕渡河
豕虎传讹
“听” 的基本字义:
用耳朵接受声音:~力。~写。~觉。聆~。洗耳恭~。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计从。 任凭,随:~任(rèn )。~凭。~之任之。 治理;判断:~讼(审理案件)。~政。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
含有
“听” 的成语:
甜蜜动听
听其言观其行
言听计用
反听内视
言听计从
妄言妄听
听天由命
听之任之
偏听偏信
道听途说
闭目塞听
偏听偏言
耳视目听
耳听心受
道听耳食
道听涂说
观化听风
狐听之声
计行言听
谋听计行
“经” 的基本字义: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
含有
“经” 的成语:
朝经暮史
反经行权
经丘寻壑
经文纬武
离经辨志
经明行修
牧豕听经
体国经野
天地经纬
守经达权
执经问难
闳侈不经
闳大不经
经邦纬国
经纶济世
牵经引礼
熊经鸱顾
熊经鸟申
熊经鸟伸
熊经鸟曳